《为何家会伤人》——中国式家庭问题第一书,细致入微地揭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你我的情感模式,认清病态家庭的前因后果,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帮助为家所困的人们重新找到自由与幸福。《为何越爱越孤独》——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帮助你看见关系的真实样子,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的墙,结束权利与控制的游戏,让真爱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爱人之间。使自恋变为自爱。……
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读后感 第(1)篇如果对一个人付出越多,那么我们就会越在乎他,其实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的意志而已。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投射与认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一个人的外部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在关系向外的展现。他挑剔你,其实并非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
内心藏着太多痛苦的人,非常害怕失控,失控,等于死亡。
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的谎言之一,而且对这个谎言,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并因此受伤或伤人。
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
知道得越多越明白自己无知,而只有接受自己的无知状态,才可能知道更多。
那些只付出不索取的人,他们很少会得到接受他们帮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对恩人的仇恨胜于对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童年得到的爱越少,一个人就越容易追。只要你对她很好,她就很容易感动,而暂时接纳你。不过,她是一开始容易追到,但以后会很难相处,因为她会过于敏感。这种自卑并非源自贫穷,而是源自爱的匮乏。
我们把某人当成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中的某个人,否则我们不会对一个人或物产生那么强烈的情感。
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
能在跌倒多次后斩断这个轮回的,就已经可以说是英雄了,而能跌倒一次后就大彻大悟,此后再也不会在这个地方摔跤的人,只怕就是神,而不再是人了。
理解万岁”成了一句最响亮的口号,这也是因为,理解太难。
她觉得他对她太好了,而她隐隐觉得她不值得他对她这么好。
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