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太平天国运动(作者称为内战),特别着重英美各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对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着力呈现出中国的统治者和其民众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书中作者将清军统帅曾国藩和太平军领袖洪仁玕作为讨论的核心人物。原著获2012年度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
天国之秋(甲骨文系列)读后感 第(1)篇外国人书写中国史,客观真实,观点新颖,简约不简单~
全球角度看太平天国,同时期世界上英格兰、法兰西、美利坚、俄罗斯、日本等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比中国同时期~
英国的外交和商业利益,战争期间英国法国在中国战场和商场的表现,既有火烧圆明园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有自己所谓的中立事实上的明显偏袒,英国的策略是中国不能太平中国不能没有战争并想最大化的攫取商业利益,其行为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改变了上海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太平天国的非传统宗教与政治理念,信上帝教,鼓吹西方的宗教信仰,而事实上的千差万别,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与以往的并无太大差异,因西方国家的参与变地不同,传教士西方官员容闳等归国人员的态度变化,也反应了世人对其本质内涵的透彻理解与深深失望~
谈太平天国,永远绕不开曾国藩,战前的小官,战初的返乡丁忧,战时的组建湘军,战中的后台垮台(肃顺为首的八大臣被肃清),战末的赫赫战功滔天之势,唯一不变地是剿灭起义的内心,身体一天天垮掉,家人一个个逝去,战后的积极退隐仍换不得一个安静的晚年,欲静而不得,眼睛至视物不得,最终地死于任上,其韬光隐晦,深深波及后人~
战争的残酷,1851至1864,13年光景,难以数计的人员伤亡,战争造成的民生凋敝,到二十世纪中叶,都难以恢复,战争细节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干王洪仁玕,另一个大书特书的人物,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中接触西方最多最广泛的人物,对于天平天国建国有着美好的规划与向往,而现实的郁郁不得志,最终的悲惨结局~
书籍对于细节的描述,掌控极佳,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堡垒的位置特点,城门的走向归属,战场的你争我夺,更立体地重现了这场战争~
文末作者的观点,伊藤的预言,简要地总结了这场近代史的战争~
书籍不长,一气呵成,过瘾乎,过瘾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天国之秋(甲骨文系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