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面对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探索人生道路,成为她自己的故事,时而有趣到让你发笑,时而悲伤到近乎残酷。生活,是悲喜交替。茫然,让你错失良机、最终失意。勇气,带你奋力前划、逆流而上。每个人心中那个犟头倔脑的小孩,正是我们对抗不公、压制与威胁的力量源泉。我们接受教导,接受知识,接受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围墙坍塌,原来外面还有别的世界,命运,还有别的可能。而橘子,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水果。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第(1)篇这是一本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来的文章,目录是按圣经目录的前几章的名字来写的。由此可见这本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严格按照基督教的要求来做事,同时也这样来要求自己的女儿我。母亲希望我成长为虔诚的基督徒像她一样。她希望以她的方式来养育我,她把宗教信仰看的比什么都重。作者在文中写道:母亲也没多少朋友。人们无法理解她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也不理解,但我爱她,因为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
而我这个小女孩一天天长大,父母的教育是宗教,所以我的宗教比其他人都好,可是最后我信任的宗教因为我爱上了一个女孩抛弃了我。世界遗弃我,信任的宗教唾弃我。最终我还是站起来了学会爱。文题: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我的理解是爱的方式不是一种,你不能因为我爱上了一个人,只因为和大家不同就否认她。同时我也在想是不是暗示人生的路不仅仅只有一条,能快乐不需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其实看文章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这位母亲,如果不是政府要求我去读书,她是不会送我读书;我生病她只会剥橘子,把我一个人丢在医院里自己回家睡觉;不以我喜不以我悲……我挺无语的,要不是我先前看过作者的另外一本书我真的想说这女儿是不是亲生的啊。好吧,真的不是亲生的,领养的。我理解不了这样的母亲,其实肉体上的疼痛比不上精神上的疼痛,特别是在一个以母亲为主要支柱的家庭里。痛苦,难受,自我怀疑还有不能理解。还好还好,最后作者健康成长并且学会自我和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文笔很好,虽然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可是不会让人乏味。非常值得一读。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最重要的就是哈皮。不管曾经经历了什么,一定要记住你自己本身就是一道不一样的光,要学会自我发光发热。
最近在听李宗盛的《鬼迷心窍》,只是觉得好听不懂。人说年轻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