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涴漫的狱中日记读后感

涴漫的狱中日记

作者:瞿秋白

考古学家新近在东亚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那地方本来“人”迹稀少,毒蛇猛兽横行;现在还是莽莽苍苍,一片凄凉荒芜的秽土,白骨如山的堆积着,满地是毒虫的旧穴,可惜也塞满了泥沙,——这是洪水之后的遗迹。要想考察地下的化石及地面的废址,来研究此地古时的社会,真正不容易。至于那些文件——当然都是烂纸破簿,水痕宛漫,还有乱七八糟,泥污血染的“鸟兽之迹”,实在难以看清楚,加以上面所写的文字,又象埃及古字似的所谓象形字。——很要象拿破仑第一征埃及时那些学者的刻苦研究一番。果然,这些文件之中居然有几位东亚语族学家考究出一张破烂的文字。

涴漫的狱中日记在线阅读地址

涴漫的狱中日记读后感 第(1)篇

(三)

但是,这样一位无畏的革命烈士,“文革”中却被誣以“叛徒”。为产主义奋斗到死,国民党不容他存在;在实现了他的理想的新中国的时期,竟然也有人不容他,往他的洁白如玉的灵魂泼洒污泥浊水。“文革”中的这些倒行逆施,令一切正直的人切齿!

瞿秋白的在《多余的话》中曾有过“严格地讲,不论我自由不自由,你们早就有权利认为我也是叛徒的一种”的话,这的确容易让一切行而上学者窃喜:你看吧,连瞿秋白自己都说自己是叛徒呢。瞿秋白的原意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多读几遍《多余的话》吧。透过烈士《多余的话》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这是瞿秋白在无情的解剖自己。

瞿秋白的家庭,“世代是所谓衣租食税的绅士阶级,世代读书,也世代做官”。这样的社会存在,使他始终没脱掉绅士意识。接触马克思主义以来,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同他潜伏的绅士意识、中国式的士大夫意识、以及后来蜕变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市侩式的意识,始终在他的思想中交锋,形成他两元化的人格——马克思主义与上述意识的矛盾体。在三十年代初期,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不久,马克思主义才刚刚传到中国(事实上,瞿秋白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之一)的时期,人生观形成时期的所谓两元化,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人非天生圣贤,也非天生马克思主义者。世界观的形成和改造不会是朝夕就可成功的。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小农经济、绅士意识、小资产阶级等形形色色的意识转变到完全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甚至终生。瞿秋白清醒地认识到,他在“理智方面是从托而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很快就转到了马克思主义”,但“人生观或是主义,这是一种思想方法——所谓思路;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却不是轻易就能改换的”。因此,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无情的解剖自己。这是真正的大勇!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孟子每日三省吾身的话,号召一切共产党员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党的伟大事业做好思想理论准备。瞿秋白在四十年代中期就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涴漫的狱中日记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