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这是一部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读后感 第(1)篇因为对波兰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够了解,只知道波兰一直动荡不安,尤其是冷战时期遭受了很多劫难。而且,由于害怕被剧透,害怕自己的理解固定在一个框里,所以我读小说会把序放在最后看。现在看了序,嗯,有种“这次阅读理解不及格”的感觉。
好了,现在说下自己表面的理解吧。
非常喜欢作者的文字和无穷的想象力。
有些故事像是耳边低语,有些故事像是无意义的碎碎念,有些故事读来怅然若失,一声长叹,有些故事戛然而止,让人不知所以。可是,所有的故事,都笼罩着无法言说的沉郁,读着读着,就会突然热泪盈眶。
作者笔下的世界,魔幻而又怪诞,仿若是一片阴白色,黯淡阴郁的群山,沉闷的河流,死气沉沉的森林所以很想撕开笼罩着那个世界的所有,不知道那里面会不会是一片奇丽绚烂。书中的很多人,他们的一生仿若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他们对未来也仿佛没有期待,只有惶恐。
虽然很多隐喻不知道,也许我理解的和文字背后的意义也有所出入,但就像作者所说:
我能从不同的观察点看到多少种世界,我就能生活在多少种世界里。也许,我可以从作者构建的这个观察点,对她和她的世界从此多一些了解。
还有,没有灵魂的皮耶特诺,这片被“诅咒”的土地。
“但愿你的土地颗粒无收,但愿你孤独一生,但愿你一直疾病缠身,但愿你的牲畜纷纷倒毙,但愿你的果树不结果子,但愿你的牧场连遭火灾,烧得寸草不留,田地给洪水淹没。”但是不论哪一代主人,都会像刀具匠一样,重新振作,把这片土地变成自己新的家园。因为他们有蘑菇性啊。
我会是淡漠、无情的蘑菇,会有冷而光滑的皮肤,既坚韧又细嫩。我会阴郁、怪异地长在翻倒的树木上,总是默默无声。我会用伸展开的蘑菇趾尖去吸吮树中残留的一点阳光。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