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字献给共和国建政70周年,钩沉中原大地三十年的豪迈与迷惘、苦难与辉煌。灶门、堂门、院门,家事、乡事、国事……大跃进、大锅饭、大饥荒、大旱灾、大洪水……畅销书《鬼谷子的局》作者寒川子献给故乡的歌。故事始于张家地主在土改中被枪毙,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村民们分到田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全国掀起了合作化风潮,开始吃“大锅饭”;大食堂紧跟着大跃进,村民们又被迫砸锅砸瓢投入到大炼钢铁的行列中;疏于农耕,粮食减产,偏偏又刮起高产风,虚报粮食产量,大饥荒如影随形,小小村庄顿时饿殍遍野,成家老有林在床榻上活活饿死,万家秃子跑到坟头挖尸体吃……;饥荒未远,文革来袭,砸龙庙、平坟头,老烟熏护坟被打死,东家妻离子散,西家家破人亡;直至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把残破不堪的四棵杨村彻底冲毁……
四棵杨读后感 第(1)篇这是我看的最快的,也是最长的小说之一,知道寒川子老师,是因为他写的书《鬼谷子的局》,《四颗杨》一出来,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花了将近40个小时,终于看完了,意犹未尽。
时代发生着巨变,尤其是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快,太复杂了。
而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的一个小县城,存在着一个很普通的村子。这里面演绎的故事可以说是管窥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生动鲜活案例!
谢谢寒川子老师为我们送上这一份文化大餐,还是没有吃够,还想知道,四颗杨村再后来发生了啥?旺福和白雪咋样了?现在在干啥?大饥荒那时候,漫山遍野的粮食是不是三疯子和乔娃的杰作呢?大杨树到底会不会流血呢?到底有没有鬼附身呢?或者说,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力量,控制着人类的产生和灭亡?
但,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小说里的人物很鲜明,每一个人的命运似乎是注定的,似乎又是不注定的,但我相信,那些把老百姓,把别人装在心里的人,最后肯定都得到相应的回报,即使这辈子没有得到回报,他的后代也得到相应的恩惠。因此,做人要有良知,要有责任心,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不断的读书。即使这个时代有负于你,要相信,就像月圆月缺一样,该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想得到也得不到。
看到最后,给我的感觉是,人在自然面前注定是渺小的,无论你做啥,你始终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如果违反规律,必定要遭到惩罚。
心存善念,心存良知,能帮他人就帮他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那一天,你就得咽喉就被卡住。
要对我们的祖宗报以恩情,报以敬畏,做啥都不要忘本,忘了本就等于忘了你的根。
谢谢这本巨著,谢谢寒川子老师。
一些随笔感想,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