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后感

命运:文在寅自传

作者:文在寅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选择律师之路,遇到卢武铉,从此开启从未想过的人生和事业,来到他命运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朝鲜南下的贫民之子,成为为民请命的律师,一路奋进,进驻青瓦台做幕僚,后来成功竞选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致敬了一直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并感谢父亲在苦难中给予的思想上的影响。他讲述了自己读了九年大学的始末缘由,分享了与妻子相遇相恋的经过。

命运:文在寅自传在线阅读地址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后感 第(1)篇

最近,韩国娱乐圈中“李胜利”事件持续发酵,引发韩国政坛地震,从中更是引起许多国人对“复仇总统”文在寅的关注,读这本自传就是想对文在寅及韩国有多一些的了解。
文在寅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事业的追随者和理想的继任者。二人皆出身草根(文在寅父母从北朝鲜兴来逃乱至南韩釜山),自幼家贫,长大后同为律师,具有很高的职业操守,对社会下层都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在独裁统治时期,为打造公民社会,建立福利国家,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投身学运和民运,虽多次身陷牢狱身处险地,但二人始终相携相伴,惺惺相惜,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兄弟之谊,并在民众中取得广泛的赞誉,以此为基础投身政治并获得成功,属于韩国政坛的“清流”。
读罢本书,深感“民主”来之不易,离不开“启蒙”和“斗争”,甚至离不开“流血”和“牺牲”。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正是李明博主政期间,而书中对李明博政府颇有微词。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以及卢武铉和文在寅作为草根的逆袭成功,都充分说明韩国社会的“民主”政治成果已日渐成熟。
作为悠悠华夏,泱泱中华的子民,有时候不由得不去想,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为何如些缓慢?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封建历史和农业文明,其中历朝历代无不以“人治”和“集权”作为权力运行的基础。因此,中国历史上只有“顺民”—社会管控收紧时,“刁民”—社会管控宽松时,和“暴民”—社会动荡、政权失控时,而从来没有出现过“公民”。“公民社会”缺失的基础上,不可能建成“民主”的权力运行大厦。从权力结构上看,在欧洲和日本,权力结构是“三权分立”—皇权、神权和民权,因此,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学会了妥协,从而产生了民主。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皇权和人权的二元对立(儒家附属于皇权),因此中国人的思想里,早己根深蒂固地种下了“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要么皇权独大,要么皇权瘫痪,暴乱层出,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无政府状态”,中国的政治也始终没有走上“民主”这第三条路,从而一直陷入王朝更迭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