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代表作!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法国荒诞哲学代表作,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在人类文学史上,《局外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世界的荒诞性,成为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至为经典的人物形象和至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文学史上的经典开头Top10: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而被法庭指控,却因为“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被判处了死刑。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局外人 读后感 第(1)篇加缪《局外人》里的默尔索,是你是我吗?他不参与游戏……他徘徊在社会边缘……他拒绝撒谎。是的,他就是你是我啊,偶尔的,孤独的,相悖的,抵抗着的你我啊。
加缪把《局外人》概括成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多可怕,这是吃人的道德吗?妈妈死了,不能睡觉?不能吃东西?不能不流泪?不能不祷告?不能淡漠?不能看电影?......
默尔索怎样抵抗社会设定的游戏?他拒绝撒谎。默尔索怎么想就怎么说,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觉,于是社会立刻就感受到了威胁。
就因为默尔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当玛丽问他是否愿意娶她时,他说“我怎么都行”。 因为他觉得人永远不该演戏,他不愿意自我辩护。
比如说,总是有人想让他承认,他为自己的罪行悔恨。他的回答却是,“与其说是真的感到悔恨,不如说是觉得厌烦。”就是由于这个差异,他被治罪了。
“我怎么都行”的默尔索,对一切社会规则都无动于衷,处处置身事外,以一种近乎魔鬼般冷峻的目光静观世人,仿若一名看客,却又于瞬间表露对世界的亲和。
他通往地狱之路仓促,平坦而笔直,只因“他又对准那具已经了无生气的肉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而这四枪,就像是他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说到底他只是个被动的人,但他勇敢,有种奇怪的魅力,他是将“真相”贯彻到底的人。
这可真是吃人的文明,淡漠,没有人情味儿,可有人情味又有啥用呢?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活着,因为这个社会不许,我们不能在别人悲伤的时候开怀大笑,因为社会不许。这个社会,你不是你,你是大众,大众是你,你得将自己淹没。
禁锢的,是这个社会的标准和规则,必须信仰上帝,必须为母亲的死哭泣,必须表演,为自己辩解,并且不能与大众相悖。这个社会,拒绝妥协,拒绝融入,你就是局外人,注定会被消灭。
《局外人》默尔索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隐喻,问问自己,人之为人是否依然可能 ?当不能求同存异,我们有没有抵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