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折叠 读后感

北京折叠

作者:郝景芳

该小说讲述北京在未来按照社会阶层被分成三个空间,社会地位有差别的人,在时空中也被隔离。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了让自己的养女可以接受教育,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三个空间之中为人送信。在此过程中,他看到了上层嫁入豪门的年轻女性与中层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年轻大学生的感情纠葛,也被从第三空间奋斗到第一空间的好心人出手相救,在历经艰险之后终于回到第三空间。

北京折叠在线阅读地址

北京折叠 读后感 第(1)篇

北京折叠,折叠的不仅是城市土地,还有时间和生命。想要挤进第一空间,要么就像老葛一样拼命努力并得与过去断绝联系,要么就像依言坐在宝马车里假装笑着,要么就像秦天做着未来“触手可及”的梦,也许有点极端,但四舍五入确实如此。我觉得一本短篇科幻能做成如此足矣,再往高处走更多是加分项了,有些细节可能不够推敲,但人物的模糊之处不正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白吗,且短篇很能体现作者对主题表达的处理。另外,感觉郝景芳的文字有点像威尔斯,语言有英式浪漫也有无情批判,还有充斥全文的悲观主义…主人公即使看到了前途的悲观,却也无力予以摆脱。[心碎]
老刀说,“回想这四十八小时的全部经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晚老葛说过的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他抓住地上的草。 ”
郝景芳没在小说里提到关于这一切矛盾解决的办法,或许这三个空间本来就不矛盾,更或许她自己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解决吧…老葛说的话真让人哑口无言。
“反正就说失业吧,这你肯定懂。”老葛接着说,“人工成本往上涨,机器成本往下降,到一定时候就是机器便宜,生产力一改造,升级了,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政策保护?福利?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你现在上城外看看,那几公里的厂区就没几个人。农场不也是吗。大农场一搞几千亩地,全设备耕种,根本要不了几个人。咱们当时怎么搞过欧美的,不就是这么规模化搞的吗。但问题是,地都腾出来了,人都省出来了,这些人干嘛去呢。欧洲那边是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可是这样没活力你明白吗。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到活儿干。你明白了吧?就是塞到夜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次通货膨胀几乎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北京折叠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