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故乡 读后感

故乡

作者:余松

《故乡》是作家余松的长篇小说,借助米村这个微如一粟之地,展现了中国东北乡村三十余年来的变迁。作品着笔于代、陈、张、段四家,涵盖了中国几乎所有样貌的村民人物,有着近乎白描般的真实、细微、熨帖。日常生活的简单、松弛与时代变化的恢弘相交织,碰撞出最为真切的矛盾纠葛,所有人物的命运都被表现得如此精致,又如此震撼人心。作者如同在米粒上雕刻中国当代乡村的灵魂,雕就一幅腾着生活热气的、带着痛感与温情的万里长卷,无愧被称为“一部厚重的乡村编年史”“中国乡土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故乡在线阅读地址

故乡 读后感 第(1)篇

书名叫故乡,写的虽然是东北一个小农村的几十变迁,与我的故乡确实极其相似。

村子南边也有一个因为儿女都不管饿死在自家炕头的老太太,小时候对她的印象就是拄着他的拐棍要么捡吃的,要么挨家挨户拿个大茶缸子去要饭,妈妈给过她玉米糁、刚烙好的白面饼和馒头之类的,每次她都会说好人有好报,我一直以为她无儿无女,后来妈妈说她儿女都有,只是都不管。可怜老人缺衣少食的年代在要饭,衣食无忧了还在要饭,全靠周边的邻居今天这个给点,明天那个接济点。后来有一次放假回家,妈妈说还记得那个老太太吗,饿死在自家炕头了,还是邻居给办的后事,一口薄棺材成为了她最后的归宿。

村子北边有一条河,小时候还经常去河边玩耍,1998年的洪水从上游冲下来过羊啊驴啊,还有一些别的东西,还记得全村人去我叫伯伯的一个村干部家领救灾物资,其实也就是一些旧衣服,我还记得我穿的一个小马甲和一个碎花裙,还拿碎花裙当睡衣过。

2003年非典,全村都在煮醋,板蓝根也卖断了货,妈妈当时是小学老师,上级学校给了一个中药方,说是可以预防,村里大喇叭还广播谁要这个方子就去找我妈妈要。学校停课我还拿着书跑到房子后面山头上,看着全村都在眼前,想着这么厉害的病应该传不到我们村。爷爷去外面打工回来还被隔离了一周,每天奶奶给他送饭,有一次我跟着跑去了,想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爷爷说他没有不舒服,隔离一周没事就可以回家了。

同样还有一个像老代婆子一样不管什么年代都爱捡东西的老太太,直到现在还能看到她驼着背背着个筐去大街上捡垃圾,什么都当宝贝捡回去…

数九寒天田里干不了活,人们就聚在一起打牌,甚至赌博,也听说哪个村查的严,被带走了几个…

也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小年轻花言巧语骗来了老婆,结果生了孩子才发现不能过日子的,于是要么自己和别人走了,要么离婚回娘家的,孩子也不要了…

也有一些脑子活泛的,总能抓住时机提前一步做一些大家没见过的东西,从而比别人先过上富裕的生活…

就像书里写的,到了现在的年代,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窝在村子里种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不像老一辈那样亲切。信息化时代,他们渴望城市,渴望在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吃饱穿暖,不管做什么工作,摆摊也好,洗碗也好,只要能养活自己,就不愿意再回去。结婚的时候,女方都想在城里要套房子,尽管两个人在城里都没有养活自己的本领。

这本书写的太接地气,让我更加怀念小时候的村子,一切都那么相似,中国乡土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感谢作者让我读到了这样真实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故乡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