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战地厨师 读后感

战地厨师

作者:深绿野分

我是新兵蒂莫西,人称“小鬼”。一九四四年的诺曼底登陆是我第一次踏上战场。作为炊事兵,虽然也需要带枪打仗,但我主要的武器还是菜刀和平底锅。在法国、荷兰、德国的战场之间,我遭遇了一件件奇妙之事:一夜间消失无踪的六百箱蛋粉,地下室内幽禁的神秘居民,圣诞夜发出奇怪声响的幽灵士兵……一边努力为士兵们提供伙食,一边在残酷无情的环境中破解谜团,我与同伴爱德华、迭戈、邓希尔等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而难忘的战地时光。

战地厨师在线阅读地址

战地厨师 读后感 第(1)篇

今年读到的第二本两星,竟说不好它和《朝圣者》谁更莫名其妙点。

这本书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日式轻小说语言风格,真的留在日式轻小说里就好。你真的想看一个经历过D-Day的来自路易斯安那的美国大兵(哪怕是炊事兵)跟上级军官说“感谢您给我如此宝贵的机会,我不胜惶恐”、跟家人的对话是“——‘我忙着做饭,都没好好跟你说一句,你回来了。’‘——嗯,我回来了。’”、说到自己找到女朋友的时候用“提出了交往的请求”这样的表达方式吗???我眼前经常闪过的画面是一群日本演员带着假头套画着假挫腮粘着双眼皮硬演美国人。哦,翻译还捎带点京腔,于是这个语言风格就更加奇妙了。

说回故事本身,书腰上呐喊着的平底锅、战场、匪夷所思的奇案什么的,给人的预期大概是主人公要一边做着饭一边解决什么了不得的案件。然而事实上,平底锅没啥戏份——艰苦生活已经由诺曼底登陆之后的客观环境决定了。虽然第一个案子跟食材有关,但平底锅元素在这里并不是什么不可获取的元素——事实上在其他案子里也一样。至于奇案,hmmmmmm,请给“奇”下个定义???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推理水平,并没有明显超出日系的日常生活系推理短篇的水平,只不过这几个碰巧发生在战争环境里而已。这也是这本书让人看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太多小儿科、小清新、轻描淡写、想当然的战争感悟了(而且还是日式语言风格的),而且感悟之后还要转回维基百科风格的二战实景描述,割裂得不行。说到战场实录,作者不知道是兄弟连粉丝,还是做功课的时候参考了剧集,既视感非常强。五个案件采用的时间点,几乎都能在剧集里找到呼应……不过谁知道呢,也可能诺曼底之后的著名战役就那些所以大家都喜欢挑来改编?

最后一个案件实在太让人无语,于是我决定剧透一下:炊事兵男主发现并肩作战的战友之一是在某次轰炸中趁乱换上了死去的美国士兵衣服混进美军阵营的德国人(美籍德裔,战争爆发后被家人带回德国响应母国号召,后在德国参军),在男主为情义两难挣扎时,德国战友身份暴露被宪兵带走,于是炊事班的几个兄弟决定救人,而且成功把人放跑了。上级军官为了自己的仕途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了几个当事人。德国小哥奔向德累斯顿附近的家寻找妻女,大团圆结局。

治愈吧?温暖吧?感动人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战地厨师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