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吐蕃史稿读后感

吐蕃史稿

作者:才让

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

吐蕃史稿在线阅读地址

吐蕃史稿读后感 第(1)篇

虽然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吐蕃历史文化,但作者的大多数观点都有者相关文献作为依据,读者认为这样的历史简书更有说服力,而且所参考的都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能接受的比如《白史》、《贤者喜宴》等。只是毕竟历史是胜利者来书写的,从第一代聂赤赞普到最后的朗达玛赞普,多多少少很定是有些不为人知的一面,读者本人很赞赏像松赞干布这样好战的赞普为西藏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为西藏的稳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然读者更同情朗达玛赞普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以下为读者自身想法,勿当真)众多史料表明朗达玛时期禁佛确实存在,但更多人忽略了他为什么禁佛,只是因为他不信佛?当然不是根据相关记载朗达玛出生在高度信佛的家族中,从小深受佛教影响,读者认为禁佛主要原因在于他作为雪域之王,他要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要改变以前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要让雪域高原发展壮大起来。目的是靠劳动力靠军事力量,让雪域高原发展起来,然而当时也就是他的上几任赞普极度弘扬佛教,以至于朗达玛时期佛信徒严重影响到他的权威,急剧下降了社会劳动力(都去当僧人了还要给他们供吃供喝,只剩下老人小孩妇女,社会怎么发展,当然这问题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西藏解放之初毛主席也跟达赖喇嘛和班禅详谈过)。社会发展不起来了,王权又受到威胁,他当然要有所作为了,他明白当时佛教在西藏人心中的地位,他要完全废除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采取暂时禁佛(最后的“或应早三年,或应迟三年”)。杀死一个朗达玛,结束了300多年的吐蕃王朝,值得吗?佛教不是讲究的是慈悲为怀吗?杀死了一个朗达玛社会就更动荡不安了,兄弟为了权利,战火四起,血流成河,最终受害的还是无辜的百姓。如果,如果啊,要是那一箭迟几年射出了呢?要是当时更多的人理解并支持他呢?或许吐蕃王朝就不会这样结束了,或许历史该改写了,或许他不再是人们所批判的对象了,又或许……他实现了愿望呢?[难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吐蕃史稿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