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灭亡 读后感

灭亡

作者:巴金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灭亡在线阅读地址

灭亡 读后感 第(1)篇

无边的黑暗中一个灵魂的呻吟

黑暗压抑的社会背景,人置身其中,难以呼吸,何况是求生存。

作品的主角——杜大心,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着坚定信念的知识分子。热烈激进,赤诚之心是其喜,亦是其悲!

他厌恶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他奋力控诉这个社会,他厌恶“人吃人”的场景,他始终愤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必须灭亡”……可是 ,他太卑微,太弱小,他的灵魂也只能在这无边的黑暗中呻吟。也正因为他的个性,促使他走向灭亡这条道路。

曾经,他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那人便是他的表妹,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以及“忠孝”观念使得他的表妹无奈嫁给一个不爱的人。时间洗涤了这道痕迹。杜大心再次遇到了一位柔情似水、才华横溢、善良单纯的女子——李静淑。李静淑想用爱来感化他,想要让他摆脱“憎”,不再陷于苦海中。终究未果 。

杜大心在工作与思想观念上虽难有知音,张为群除外。张为群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杜大心思想的熏陶,也赞同他的思想。一次,张为群忍无可忍,问大心,“革命何时才能到来?”因为他见不得底层人民饱受欺侮,难以忍受这暗无天日的世界,他渴望光明的到来。然而,张为群不幸被捕,最终走向了死亡。他的惨死,更加重了杜大心的痛苦,也促使他走向灭亡这条路。

走向灭亡的路之前,他向李静淑表明了自己深埋的爱情,二人紧紧守住“最后的爱”。经过一番论争,杜大心与她诀别。虽然此后也就是那天晚上,他怀着两种不同的心情两次来到静淑的家中,那是因为他那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使他前往。最后,杜大心用极其凄楚的声音说了一声:“淑,我去了!”

自然,杜大心走向了灭亡。试问是否值得?一方面,他的死,也许只是众人的笑柄,亦或只是黑暗社会的点点痕迹。(文中这样写到:戒严司令并没有死。他正在庆幸杜大心底一颗子弹,使他得到二十万现款,他底几个姨太太也添了不少的首饰。然而杜大心底头却逐渐化成臭水,从电杆上的竹笼中滴下来,使得行人掩鼻了。)另一方面,他的行为会使一批知识分子觉醒,继续反抗,哪怕灭亡。但坚信:光明之光会普照大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灭亡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