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读后感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

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 埃斯特·迪弗洛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在线阅读地址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读后感 第(1)篇

贫穷是原罪吗?
香港的一档电视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田北辰那集把贫穷对人的影响阐述的丝丝入扣。住笼屋的时候,他说“很惨,很没意思,没有希望。”而和他聊天的笼屋邻居说出了核心——“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就是锁在夹层的文件,被锁死了”。在买不起一顿20元以上的中饭他又感慨到:“这么辛苦的付出,给的却是最低回报。”而他的“同事”为了在低回报中撑起生活,每天要赶两份这么辛苦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长达17个小时。第二天的体验中,他直言自己已经失去了斗志,这两天只是考虑吃的东西,完全没有别的想法和盼头,只是想吃一顿好点的食物。他也承认,原来认为穷人都是因为懒造成是有失偏颇的。人在当下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又怎么去计划未来呢?市场不一定有公义,市场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在强弱悬殊过大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来越弱,越来越惨。所以,政府对穷人一定程度的倾斜是很有必要的。
个体如此,国家亦是如此,那些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做了最好的诠释。
贫困陷阱分为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荒度人生。
这种贫困陷阱在今年4月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里直白的呈现出来。电影的男主角是12岁的赞恩,他本色出演自己的故事。很多人只解读了影片中父母的只生不养,但这只是一个引线,影片深层次呈现出来仍然是赤裸裸的贫困。一贫如洗的家庭,所有的孩子堆睡在不是床的“床”上;脏乱的街道中,秩序混乱的社会;满眼望去,永远灰蒙蒙的天空和阴暗的世界;这些都是贫困人口所看到的真实世界。而暴力、侮辱、欧打这些词将与他们的一生产生联接。
乔治·奥威尔曾说:“贫穷的本质就是消灭未来。”在未来面前,贫穷就是原罪。
原罪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救赎。
“优质”个人、社会、国家都应该担当救赎的主体。
贫穷是人类的“病”,它会滋生细菌,产生毒瘤。
你要救赎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