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极简科学起源课读后感

极简科学起源课

作者:卡洛·罗韦利

科学是人类至为美好的冒险,它时刻准备颠覆我们掌握的某些确定认知。全球畅销科学读物《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带我们回溯科学冒险的源头——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见证科学思想从萌芽到生长,一路讲述到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用诗意优美的语言引领我们重走这趟长达26世纪的伟大旅程。

极简科学起源课在线阅读地址

极简科学起源课读后感 第(1)篇

这是对于考古文献(公元前五-6世纪)挖掘重点研究科学发展史中一位古人研究,而写的书。因为它对于现代一些读者来说,“阿那克西曼德对世界起源的描述就像现代宇宙学说的大爆炸理论的简单模糊版本”。
显然它像一本仅仅作学问的书,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关注它?
作者认为:“隐藏在楔形文字泥板中的秘密,如今的五角大楼仍然保守的机密,这些秘密和阿那克西曼德开放的态度之间相隔着多么遥远的文化距离。”
不仅仅如此,作者还问:”什么是科学思想?它的局限性是什么?它最终要教给我们什么?是什么构成了科学思想的特征?如何将科学思想和其他形式的知识进行对比?”……。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相信“绝对的定律是存在的”这种观点了。爱因斯坦和海森堡提出的新定律也会有局限性,总有一天会被更好的新定律替代,这种主张已经得到一致认可………
“难道不会有一天,爱因斯坦和海森堡的理论也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够相信科学,甚至科学呈现给我们的更好的世界形象?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到底知道些什么?科学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根据这句简单的思考,请想一想科学知识到底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做出准确的定量预测,而是“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行的。那这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建立和发展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一种思考世界的概念结构,它是有效的,且与我们目前掌握的知识兼容”。
世人对于奥秘的追求与欲望,常人难理解…
简言之,它像是对于什么是科学及科学思想史大跨度 历史回顾与反思。它也许为过渡到将来现代量子物理学巨大革命之后之新科学哲学观到来,在铺一条石子路……。
书中特点,引用一些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等文献。书后半部分讨论,分析信仰与科学的关系。还是那句话:“阳光之下,岂有新鲜事”? 就看读者从什么角度,层次,及用何种系统来分析。同意作者观点:“科学思想是一次探索,总是从我们对世界的全新概念化中重新启程。新知识和新认知诞生于我们对现有知识和认知的反抗中。” 只是谁又肯定古人对于宇宙世界认知一定比现代科学人差(本书核心观点之一)?作者不也只是仅仅从一位先哲思想中来淘宝?需不知,他同时代还有与其观点完全相反之人。博弈否,作否?呵呵!作者讲故事能力很强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极简科学起源课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