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局观从何而来 读后感

大局观从何而来

作者:罗宾·邓巴 克莱夫·甘布尔 约翰·格列特

《大局观从何而来》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邓巴教授联合另外两位著名考古学教授,从人类大局观思维的形成基础、进化过程、进化优势3大板块,揭示我们所拥有的能够进行大局思维的社会性大脑是如何进化产生的,大脑又是如何影响社群规模的,以及如何将小规模群体迁移至无限连接的网络社会,利用小群体经验解决大社会问题。

大局观从何而来在线阅读地址

大局观从何而来 读后感 第(1)篇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大局观从何而来》。它的作者,可是大名鼎鼎,是著名的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罗宾·邓巴。那个著名的邓巴数,150,就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说的是,一个人维持有效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是150个人。其中的有效,就是咱们俗称的,有交情,是朋友。
在提出邓巴数之后,邓巴教授这些年可一直没闲着。他一直在深入研究人类的社群生活。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是2003年到2010年的七年间,邓巴和另外两位考古学家联手,在英国科学院的资助下,开展的一项叫作“社会脑的考古学研究”的课题。后来,这项研究的精华思考和结论,集结出版,就变成了你现在听到的这本《大局观从何而来》。
其实,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与其说是研究,它更像是邓巴教授,这些年来对于社群这个话题的漫谈和思考。书中更多的是有趣的启发,并非系统化的学术研究。那么,这本书到底有趣在哪呢?我认为,它主要提供了两个价值。一个在书中,一个在书外。
第一个价值来自原书。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群生活是怎么塑造人类心智的?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 Think Big,think就是想,big就是大,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宏大思维。它背后隐含的意思是,从社群生活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大脑为什么会越来越发达。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社群生活的两面性。对远古的人类来说,社群生活不光能带来收益,比如更好的抵御捕食者,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它也伴随着巨大的代价。这些代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心智的进化。这是本书的第一个价值。
第二个价值来自这本书之外。基于这本书里的思考,邓巴教授还引申出了很多有趣的谈资。它们散落在邓巴教授这些年出版的其它书籍和文章中。比如,为什么在亲眼见到明星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他比你想象中的矮?再比如,为什么左右脸长得更对称的人,在总统竞选中更容易胜出?为什么只有人类懂得接吻?等等。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跟这本书的主题有关。这些现象都是社群生活对人类心智塑造的结果。今天,我也将把我搜集到的这些谈资,一起讲给你听。相信这些好玩的故事,也一定会成为你的高级谈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局观从何而来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