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第(1)篇有一段时间,对宗教非常感兴趣,很深入的阅读了“西藏生死书”,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会推荐给别人的好书。不巧的是,读到后半,“对上师无条件信任”那一部分,学诚法师出事了,“恶”的背后刚好是源于信任。我有些迷茫,到底什么是可信任的?L先生对我说“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宗教书籍吧”,给我推荐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真是一本有趣但非常难读的书,拿起又放下,周而复始,竟然断断续续花了一年才读完。书皮已经泛黄,内页充满折痕。
这本书的主线是作者与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长途旅行。支线是斐德洛(作者的另一个分身),追求“良质”的思想发展过程。作者的“良质”本质上是道家的“道“,佛家的”心“。修得的方法,不是那么好提炼,作者用了大量维修摩托车的经验来阐述,我想分享的是我近期的一个体验。
上周出差去杭州,有段闲暇时间可自由晃悠。我计划骑自行车,横穿杨公堤,到对岸的动物园区域喝茶。杨公堤非常适合骑车,有独立的自行车道,人也不多。骑上车,迎着小风,心旷神怡。然后,迎来了第一个极高极高的陡坡,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很柔弱),我必须马上下车,推着自行车到顶峰,再骑下去。此时,我脑中忽然想到这本书中的一段话“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安静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依靠惯性的经验,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这时最能感受到良质。”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真的骑不上去吗?如果骑不上去,真的会翻车吗?10来秒的时间,我快速做了决定,去挑战。然后,我拼了所有的力气(确实,豪不夸张),成功的登顶了。接下来,我体验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爽快感,从最高处,顺滑的自由滑行向下的感觉。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着过了10多个陡坡,没有下车。即使第二天,腿酸痛的动不了,仍然很满足。
这是我最近接“良质”的时刻,无比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