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惩罚者读后感 第(1)篇2017/02/14(Tue)
今天是情人节,一边感慨于又是一个人的节的同时,一边不知不觉的又看完了一本侦探小说,比起之前看的那个《嫌疑人X》,我倒觉得这本更像是中国版《嫌疑人X》,首先来说说我对这两部作品的看法吧;《嫌疑人X》讲的是一个天才数学家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人不惜去顶罪,以至于最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杀人犯的故事;《惩罚者》则是同样一个高智商的学生,为了报复艾滋病患者和惩罚判冤案的警察最后杀人的故事;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歌颂了可悲可泣的爱情和局中局似的犯罪布局;不过不同点仅仅在于《嫌疑人》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人仅靠脑力和警方周旋,而《惩罚者》里的嫌疑人有警察愿意合作;
对于犯罪,我觉得作者说的很对:善与恶,仅在一念之间;罪与罚,可有明确界限?回头想想《嫌疑人》,若不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若不是石神爱的太深,他怎么可能会顶风再次作案;而对于《惩罚者》,若不是杨宁清为了报复给他传播艾滋病毒的女友,他又怎么会杀人;无非都是一时冲动然后酿成大祸。但回过头来想想,一般人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不也都很难抉择么,对于自己深爱的人,不忍心看到Ta被伤害,爱到很深的程度的时候是真的会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而恨一个人恨到无可附加的时候,同样也会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殊死一搏。这不关乎法律的约束,这是人性的选择,也是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只是我们生活在体制约束的社会下,可以尝试打破规则然后树立新的规则,但也反过来被树立好的规则所束缚,只是我们,作为一个正常的用大脑思考的人,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考虑好后果,否则到最后真的就是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就和书名《惩罚者》一样,自己做的错事,未来终究有一天会反过来变相的惩罚到自己身上,做一个好人固然很难,但是远比做一个坏人要安心很多。同样的,在自己足够强大前,强大到可以改变规则前,也不要去挑战权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自己的锅,永远甩不掉。
最后,引用《惩罚者》里面一个看似渺小到可以忽略的东西:“情人节这天没有情人没关系,因为国际艾滋病日,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