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龙床 读后感

龙床

作者:李洁非

本书内容、思路、风格和写法,大概是不甚拘于格套的。作者从未打算乔装打扮成一个专业治史者,模仿他们的方式和体例去写。另外,文坛有写历史小说的,以历史为素材,搞文学创作——作者亦非这种路数——作者自觉好像是相反,把文学的精神和视角,带到历史写作里面去。这会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叙事和观照。所谓叙事,是把史料仔细研究之后,用心揣摩它们的关系各种可能性,组织起来,重新呈现。观照的意思很简单,在历史人物和事件面前,作者不能只是一个抄书匠,也不能成为过往观点、看法和评判的传声筒,要努力拿出较为深入而独异的个人感受和见地,否则,对肯于为本书掏钱和花费时间的读者,将有愧焉。在历史写作中引入文学的精神和视角,不是随意捏弄历史的借口,刚好相反,愈在这种情形下,愈要谨守门户。材料运用与理解,宜追求创造性和深刻性,但材料的来源,务必清晰、可靠。写作中,有人建议减少对于旧籍的直接引用,转述为现代语,以便阅读,作者考虑再三,未敢采纳。因所有引文,都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应以原样留在书中,立此存照,跟作者的运用、阐发相质证。不过,普通读者对陌生、难懂字句的理解问题,确实需要设法解决。注释,是通常的做法,但找寻起来很令人厌烦,作者自己往往就无此耐心。忖度之后,决定尝试以下办法——直接在相应字句后增加夹注,以方括号与原文区分。这里特加说明:(1)书中,凡方括号内、以相异字体排印的文字,即是对引文的注解;(2)这些注解主要有两类,一类属于对原意的直译,另一类则适当有所引申、评述或转释,以利读者理解和增加阅读趣味。

龙床在线阅读地址

龙床 读后感 第(1)篇

2018年24/63 再读《龙床》

果然很久之前翻过的书,再读就像没看过一样……今天说点题外话,在明武宗朱厚照这一章,提及“朱寿”这个名字时,我突然脑洞大开,记得01年有个焦恩俊、牛莉、张庭、吴孟达主演的电视剧《绝色双娇》,不是小鱼儿和花无缺那个绝代双骄哈,男一也就是皇帝,化名朱寿微服私访,然后宫里大太监是刘瑾,剧里放大了皇帝的身世之谜,即实则为大臣之子,这与书中对武宗身世的怀疑居然不谋而合……《绝色双娇》是我第一部完整看过的电视剧,所以印象深刻,这部戏说成分很高的电视剧倒也不至于全都是空穴来风。

言归正传,我觉得洁非先生更多的从生长背景、身边人物、突发事件剖析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再用这种心理状态解释其行为。不得不说,明代心理健康的皇帝,几乎没有。究其原因,还是朱元璋对其子孙的品德以及教育的作用给予了过高期待,以为他们都能像自己一样,意志坚定而又不失道德地掌控一切。

嘉靖皇帝赤裸裸地以官位为诱饵,迫使士大夫阶层丧失原则,完全成为皇帝的逢迎者。自此,明代直臣可贵到呈个位数出现,这也与张宏杰在《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中的论述不谋而合。

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受阉党迫害至死,明代政治之黑暗,或许使他看到了君主专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坏处。

读罢此书,只是觉得,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个人之大幸,有一个人格健全之人居于高位,是社会之大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龙床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