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读后感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

作者:曹聚仁

我将自己当作一个百年后的史人来审订史料,力求公正、真实,要对得起战场上的将士,更要对得起下一代读者,绝不歪曲事实。 ——曹聚仁 1、我国第一部客观、公正、全面讲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作品,后人评价该书“立论与视野至今仍然无法逾越”。 2、第一部超越 党派党见、还原历史真相的抗战 史。 3、著名学者曹聚仁先生八年战地记者的亲历记录。 4、2015年首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实之作。 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曹聚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八年抗战,他从采访淞沪战役开始,随军走遍了大江南北,采访了台儿庄大战等大小战役,写下战地通讯无数,并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在抗战胜利结束后的1946年,即撰成本书。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一书曹聚仁先生以战地记者的亲身经历,用文字真实地记录了这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还原历史真实的画面。可以说这是第一部全面、真实、客观反映抗日战争的史论。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在线阅读地址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读后感 第(1)篇

记者眼中的历史,不一般
热心于战争的人,不懂得战争。凡是经验过战争的恐怖,而仍爱战争者,简直就不是人类。
东乡平八郎的这段话被曹聚仁作为这部抗战史的开篇,定下了本书的基调。
听说曹聚仁的名字纯属偶然。当时,正在看《蒋经国传》,看了几个版本的,在评论中看到有人说曹聚仁的版本是最好的,后来买那本《蒋经国论》的同时买了这本抗战史,说实话,值。
我说知道的记者写历史书的有几个,比如吴思,比如张宏杰。这类人写的历史,和历史学专家写的是明显不同的。历史专家侧重史实,对史料的出处非常的重视,而非历史专业人士写的书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曹聚仁这部抗战史就是这样。
这部书分上下两册,目前刚看完第一册,本来不应该写评论的,不过有着触动,害怕看完第二本之后给忘记了,所以先写一点,全部看完后如果再有其他想法就再写一篇读后感。
这部书从抗战之前开始分析,引论部分非常精彩。作者从日本的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分析,日本发动中日战争几乎是必然的,而其结局也几乎是必然的。
日本的自然资源不足,日本人好斗的性格,明治维新以后国力的增强,让日本膨胀,以亚洲的代言人为己任,希望征服中国,东南亚,南亚等一系列国家,达到抗衡欧美强国的目的。但是,它自身实力不足,人力资源不足,内部又有陆军、海军和文官政府相互掣肘,很难上演蛇吞象的戏码,并且,后来孤注一掷的与美国开战,更是加速了它的失败。所以,这确实是一场必然发生的战争,同时又是一个注定了结局的战争。
这本书引论之后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抗战史,从九一八,一二八,到七七,整个脉络非常清晰。具体的每次战役其实很难记得住,很多中国和日本的将军名字都记不全,至于谁指挥哪路军队更是不可能记得住,但是,每次的战役发生的脉络很清晰,从卢沟桥到淞沪会战,到华北抗战,到山西抗战,到鲁南抗战,再到武汉会战,整个战局发展非常清楚,而且每个战役地理环境交代得很清楚,让人很容易理解进攻和防守的战略,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另外还有一点感想,蒋介石不愧是一代人杰,从战争一开始就看到了战争的关键点,而且意志坚定。我认为,他肯定知道淞沪会战的结局,但还是让中央军抛头颅洒热血,原因是他需要唤醒民众的抗战激情,显示抗战决心,把各个派系的军队凝成一股绳、共同抗战,最关键的还是让英美等国家看到中国并非不堪一击,最后终于坚持到各国的联合抗击法西斯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战地记者的抗战史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