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七時,亞熱帶的夏季天空還未完全暗下來,這正是所有人歸隊回家的時候,麥承歡下了車一抬頭,只見整座屋燈光已亮起一半,那幢廉租屋看上去猶如掛滿珠寶纓絡的寶塔。 她從來沒有第二個家,她在此出生、在此長大,一直沒有離開過。 承歡與父母及一個弟弟同住,麥宅面積雖小,設備還算周全,最幸運之處是窗口面對南中國海,天氣好的時候,藍天碧海,一望無際。 初搬進來,許多親友都訝異了,「廉租屋竟有此美景,真是政府的德政。」 這政府的德政還不止如此,承歡自小學讀到大學,從來未付過一毛錢學費,全免,畢業後,名正言順考進政府機關做事,回饋社會。 麥承歡的世界愉快、健康、樂觀,她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個都會成長期的陰暗面,她只享受到它健全成熟的制度。 她代表幸運的一代。 今日與往日一樣,她從辦公室回家,剛好來得及吃母親煮的可口家庭菜。 在電梯中她已碰到相熟的鄰居,像麥家一樣,他們也在此地住了好幾十年。
承欢记读后感 第(1)篇亦舒《承欢记》读书笔记
一、承欢自己 由心而活。
二、如何有底线的获得自尊。
自尊的不同表现形态:
第一种:活着。
第二种:我希望别人尊重我 让别人看到我的风光 看到我的成就。
第三种:独立自由。
第四种:虚荣 。(虚荣是自尊的一部分)
在我的底线之上尽可能的来获得别人的尊重,还是我愿意放低底线,用某一些方式来获得别人对我的尊重,这就是自尊和虚荣的区别。自尊是游走于褒贬之间的,不是固有的好也不是固有的坏,它是随着你的整个生活状态,随着你的需求而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我们如何面对自尊,如何面对家族的精神传承,我们如何找到尊严是如何找到我现在这个生活场景、生活环境里面应该表现出来的表达现状。如何用自尊这个东西来推动我前进,而不是让我停止发展、停住脚步。
《承欢记》这本书并不是讲一个人如何去取悦别人,而是在讲我们如何在底线之内来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