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一生创作多部小说,中短篇多于长篇,另有散文、评论等。成名作为小说《伊豆的舞女》。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月日,川端以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
千羽鹤读后感 第(1)篇读《千羽鹤》有感记录
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那么《源氏物语》就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史诗级丰碑,创造了日式的美学思想——物哀之美
在《源氏物语》中,为了追回过去的影子,男性人物总是要通过在现实中存在的女性人物身上寻找到与过去人物相似的风貌以此来“重温旧梦”。
川端康成的《千羽鹤》与《源氏物语》如出一辙。
主人公三谷菊治的父亲是位茶道师傅,在外边跟一位胸口有黑痣的女子栗本近子有染,后来又与太田夫人有了性关系。
在父亲死后,父亲的二位情人把感情寄托在了三谷菊治的身上,前者处处捣乱,给菊治介绍头戴千只鹤头巾的青春美少女雪子,后者处处搞暧昧。
看看他是如何描述见到雪子的:
“这间过份明亮的茶室,衬托出小姐们更娇嫩,更美丽,红色的小绸巾也显得分外鲜艳,小姐的纤手如同一朵盛开的红花,甚至还会使人联想到。有小而雪白的千羽鹤,围绕着小姐们飞舞。”
太田夫人由于对爱上爱人儿子的负罪感自杀。
在菊治“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便捣枕捶床”后,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接替母亲继续延续着菊治的“重温旧梦”,而文子最后砸碎了母亲的遗物茶杯,决定自杀,来表明不想做替代品。
这种对旧爱的执着,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执着,渡边对直子的执着,驹子对岛村执着,沟口对金阁寺的执着,大庭叶藏对人生绝望的执着。
诺贝尔文学奖在奖评上说:川端先生以高度敏感的手法,描写细腻而精练的作品,表达了日本人心理的特点。
既然日本有他们的物哀之美,那我们中国人追求的美是什么样子,我们要诗情画意,含蓄而和谐,还要像林黛玉一样“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美。
我还想说:“为什么我们的大部分网络小说写的再曲折离奇惊悚,也达不到能被称作为文学 的高度,因为他们共同缺少的是自己对人性的那份扣问,缺少的是扎进自己生活泥土中的情感,缺少的是灵魂,缺少的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