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如何参观美术馆:资深艺术顾问给艺术爱好者的32条参观指南在线阅读地址
如何参观美术馆:资深艺术顾问给艺术爱好者的32条参观指南读后感 第(1)篇涉猎不同的领域,老司机的角度和姿势都绝非标准答案,但快速入门少走弯路,特别是对于主观性强、兼具心灵体验的审美领域,看看这本书,可以让读者以节能高效的收益最大化方式去重新理解、亲近艺术。
本书是一本参观美术馆的技术指导手册。
先搞清楚 Why——参观的潜在动机是什么?你可能会扮演如下角色:一、知识探索者;二、为提升兴趣和审美而放松自我的充电者;三、陪朋友或家人参观者。无论是哪个角色,建议错峰出行,同时带着明确动机前往而非头脑空空式的走马灯。
再搞清楚How——欣赏角度,根据不同类别的艺术品,角度和姿势很重要:一、肖像画(多关注人物的眉毛和眼睛);二、风景画(一般是作者经过象限后的再加工,视觉展示内容会理想化,需要寻找画中细节);三、裸体画(作者会刺激你的情绪以表达其观点,需要克服视觉冲击带来的不适感,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自由释放,然后继续捕捉作者思路);四、抽象类作品(不容易理解,作者认为带上孩子前往会有意外收获,因为孩子可以不同的角度甚至批评来启发你的角度和切入点,他们往往是抽象作品的最好导引员)
读者可能都有过所谓“美术馆腿”的尴尬经历(指的是长时间僵化站立参观导致腿部酸痛但场馆提供的长椅比较少)作者建议自带小板凳不赶时间,慢慢欣赏,让欣赏的过程变得愉悦,想象一下参观是浏览菜单的感觉。
与陌生人交流会更容易搭讪成功,人们面对限定的空间会有倾诉的欲望,何况审美并没有明确标准,而善加利用美术馆餐厅是一个交友后的好去处(别光顾填饱肚子,你不是在赶路)另外警卫员视角很有帮助,可以尝试和驻场人员交流,也许会有意外惊喜。最后,作者提出拍照是亲近艺术走进艺术的很好方式,把握参观者的角度,将人物与作品融合,比对着作品一通乱拍会更有创造性,也会让你把握好节奏。
作者还列出了世界各地值得一去的很有特点的美术馆,感兴趣的具体看书对应章节吧,此处不赘。
总而言之,如何系列的“老司机”丛书还是值得关注的。一句话——有了润滑,快速入门不是梦,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审美大众而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参观美术馆:资深艺术顾问给艺术爱好者的32条参观指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