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两宋史纲读后感 第(1)篇大宋,看上去很美
以前看网络小说,穿越类的接触不太多,似乎三国、大宋的不在少数,但没有做过统计。三国的多是征战为主,大宋的好像有很多闲适生活题材的,似乎应证了那个说法,大宋是文人的天堂。
事实上,大宋是不是这么美好的时代呢?我觉得未必。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谋朝篡位得到的天下。虽说政治人物必须心狠手辣,但背叛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欺负他遗留的孤儿寡母,实在不能不说他有欠光明磊落。那么,自己做事不地道,肯定就怕别人效仿,所以重文轻武就是可以想象的了。不过,总算他还算厚道,没有斩尽杀绝逼死柴氏子孙,也没有像很多开国皇帝一样屠戮功臣,这一点还值得称道。
大宋立国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待遇好,而武将兵士地位低下,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没有特别的情况大家都不愿当兵。同时,更戍制度的实施,虽然使军队避免了成为私人武装的可能,但也导致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些都导致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比不上北方的契丹。
军力上既然比不上对方,那挨打几乎就是必然的了。军事失败的后果,要么就是割地,要么就是赔款,所以檀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再无征战,但钱帛只能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大辽国。在这种军事失败的情况下,我想不论皇帝百官还是文人们应该都是觉得很憋屈的吧,在这种时代生活,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舒坦。
除了每年的岁贡,大宋官员的工资支出还很多。大宋和大唐不一样,大唐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只有在有官出缺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职位,而大宋却是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得到职位,这样就完成了冗官冗员,导致了财政的吃紧,必然导致税赋的增加,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终宋一代,比较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就有四次,还有骇人听闻的杀婴陋习也必不可免的出现了。
武人地位低,文人心头苦,百姓生活艰难,大宋一朝,绝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