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切成两半的苹果,放了两年都不腐烂,只如枯萎般越缩越小,最后变成淡红色的干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就是木村阿公的奇迹苹果,不施农药、不用肥料,却比任何高级品种都香甜可口! 木村阿公的“傻瓜哲学” 大家都说,木村很努力,其实不是我努力 ,是苹果树很努力。 一旦为一件事疯狂,总有一天,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我用牙齿换来苹果树的叶子。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孤军奋战,其实如果没有周围人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没有比当傻瓜更简单的事了。 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当一次傻瓜吧。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读后感 第(1)篇这本书的名字相当中二,想必只有励志学作者或相当具有童心的人才能写得出。从来没有在任何渠道听闻过这样的一个人,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场什么历劫?读下去才知道。
在日本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得益于苹果的价格升高,其他果农都过上了好日子。送孩子出国也成了一件不奇怪的事。但是他呢?在酒馆打杂工补贴家用,父母与他断绝往来,孩子们连袜子都要缝缝补补,欠缴税费的红单子也贴在了果园里…
是他不够努力吗?不。他天天待在果园里,人工除草,手动除虫,发动家人们一起加入他的阵列。他早起晚归,比其他果农过得辛苦多了。
是他真的傻吗?不。他从小就喜欢拆玩具了解复杂的结构,甚至偷电极管准备做计算机,对机械的复杂原理一目了然,对果园的农药种植也熟稔于心。
他只是爬了一座山,越爬越发现山顶的不可接近。而这座山就是简单的无农药种植。这是他的梦想,过去的无数事迹已经证明了苹果树是不可能不用农药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他失败了,也正是人类梦想的失败。他以为他只要爬上山,失败了就下来,但最终他发现,只有死亡可以阻止梦想。
梦想多抓人啊!他尝试了无数的办法,花了五六年的时光泡在果园里,却一无所获。他每天辛勤劳作,牺牲了他家人的稳固物质来源的幸福。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尽的压力也让他夜不能寐,也无心顾及家里的氛围和孩子的成长。
梦想让他拥有无限的动力,也让他在漩涡中无尽地挣扎。他没有退路可走,他自己把路给堵死了。所以,是他傻吗?是他对梦想近乎执着的追求,像一个傻子一样追求旁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特别是在日本快速发展的时代里。
在全新的领域里,经验和认知有时候会阻碍人的创造和想象力。确实如此。他成功了,但他的成功不是主人公光环的附加,而是在临自杀前的灵光一现。成功的结局固然是梦想故事的完美,但即使不成功,他又何尝不是发光,并令人钦佩的呢?
所以,我在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写过的那句话,同样适用于这本书——即使他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也获得了他个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