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峰与谷读后感

汴京残梦

作者:黄仁宇/图文

比動畫版更生動鮮明的小說版《清明上河圖》 史學大師黃仁宇用最考據的態度,最細膩的筆法,再現北宋汴京的繁華風情,敘述一段才子畫師與深閨公主之間的綺愛殘夢。 一幅流傳千年的長畫卷,繪出了汴京的繁華盛景,預言了亂世的即將到臨。 傳說,在畫中的一隅,還隱藏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思念…… 北宋末年,年輕學子徐承茵來到繁華熱鬧的首都汴京參加會試,卻遇到朝廷更換法度,廢科舉、改從學校訓練人才。他誤打誤撞入了畫學,以繪畫的專長,參與描繪汴京的工作。在翰林學士張擇端的帶領下,他用心觀察汴京街頭的眾生像:酒樓、客棧、牛車、小販、船隻、駝隊……。很快地,一幅描繪盛世萬象的《清明上河圖》,逐漸躍然紙上。 有一天,宮中傳來聖旨,徽宗摯愛的小女兒柔福帝姬,要求將自己以婢女之姿畫入圖中。反對這個無理要求的徐承茵決定入宮,向皇上進言,卻陰錯陽差地見到了柔福帝姬本人。一個養在深閨的公主為何如此要求?徐承茵會被她感動而為她畫像嗎?從第一眼的邂逅,愛苗便已滋長,公主與畫師的愛戀,透過紙上傳情。 然而,他們無法預料的是,亂世的烏雲已然罩頂。北宋欽宗靖康元年,金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以及皇室、後宮三千人北去。過去的汴京,只在畫卷中長存,而曾經的愛戀,則默默地,藏在畫中的一隅。 作者簡介

汴京残梦在线阅读地址

汴京残梦 读后感 第(1)篇

拐角看到黄仁宇的好
最早在大学接触黄先生的文章,对他提出明代中国人过于重视道德一点,印象颇深。工作后粗略读过《中国大历史》,本是冲着先生的大历史观去的,翻开却发现如此庞大的书名背后,却仅20万字左右,极薄,细处新见迭出,总体却像极了本科通史讲义,还是给西方学生普及历史的那种,中国历史专业学生读之,则不免有不够学术之感。故当时读此书我虽作了很多笔记,却并未有读来酣畅淋漓的快感。作为历史专业学生的我,不自觉地在此书中找全新的研究视角、极具证据力的史料、绵密严谨地推理论证⋯⋯希望却都一一落空。后来读《万历十五年》依然如此,再后来就有了人民的名义,大家仿佛都在读先生。而黄仁宇三个字,于我则彻彻底底成为一个抽象的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符号。我敬他尊重他,但实际并不能具体说出他的好。后来我慢慢明白,自己读先生之书所抱着的希望,是历史专业训练的结果,很有些过于学术。而先生的研究方法,则与一般学术研究范式不同,这也是他虽受大众热捧,但一直不见容于美国乃至我国的学术界之重要原因。
换个角度,才能真正欣赏先生之书。所以我倒觉得最能体现先生历史书写方式之美的,倒并非那些颇有争议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这些话题过于严肃过于政治,以不甚细究的方式书写,自然会有议论。《汴京残梦》这样的历史小说便不同了,它不着意研究深刻宏大的历史命题(或曰政治命题),但举凡崇宁新政 党锢之祸 官僚体制 金人入侵 靖康之变的政治命题皆有所涉猎作为宏大背景;同时又不忽略政治史之外历史的多样呈现:造船业间的师徒传承,北宋末年透视法绘画的细致呈现,开封府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及构成,宋词的审美与青楼之间的关系,北宋末年流行歌曲、美食及服饰,底层士人和士兵的工作生活困惑,底层百姓生活⋯⋯这些才是更大意义上的历史呀。何况我们还能顺便跟着主人公谈一场底层书生和受宠公主的恋爱。什么证据力逻辑论证研究范式,完全可以弃之不顾,也完全不会有人因之置喙。
自然,我们也不必深究书中徐承茵和柔福帝姬之间爱情来得太突然,不必在意叙事方式西方化与否、起承转合巧妙否、人物心理描绘细致否……因为作者要读者关注的,读者自身更在意的,不是小说,而是这历史的呈现。本书所呈现的作者并不深怀家国历史之忧,只认真讲一个故事,呈现一段历史,有如史景迁般的单纯,如是而已。作为读者,跟着作者穿越一回大宋,发出一声叹息,足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峰与谷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