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野哭:弘光列传 读后感 第(1)篇2018年6/63《野哭:弘光列传》√
这本书描绘出大厦将倾下的社会群像:皇帝、佞臣、才子、佳人、名宿、隐士…变化来得那样快,那样猝不及防,每个人几乎是依照本能,做出了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选择。李洁非从原始史料出发,由过往到当前,向我们展现出人物性格完整的发展脉络。才气逼人英姿勃发的阮大铖,本可以快活逍遥地在戏剧史上留名,可是时事给了他权力,党争之恨让他偏执而疯狂地把权力当成了报复的工具。清军兵临城下之时,他还在罗织东林的所谓罪证。——我们都是多面人,只是世界决定了我们展现的是哪一面的自己。
第二点感悟是文明之痛,在中国社会巨变的前夜,晨光熹微之时,满清这种落后文明的出现彻底阻隔了我们及时赶上世界大势。中华丰富灿烂的文明,被野蛮贫瘠的文明压制,实则是最痛心之处。夏允彝的慷慨赴死,徐枋的避隐山林,算是士大夫风骨最后的一点微光吧。
最后说说写作方法,作者严谨地用原始史料说话,推理和论证过程也都紧贴史料,鞭辟入里可见功力深厚。但是其功夫并不在评论方面,个人觉得影响了读的连贯性。
最后放一个彩蛋好了,是2017年4月在北大看的《桃花扇》影评,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总也算和这本书,一以及我书评的主题有些关联。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个人感情熔铸于国家命运,于没心没肺的人来说,无论国运如何可能生活都是那样,但是侯方域和李香君恰恰不是这种人,一个是心怀壮志的书生,一个是看重名节的名妓,是对国家的热爱让他们的爱情超过了一般的才子佳人故事。因为爱国,侯方域怒驳奸臣从而获取香君芳心,也是因为爱国,香君推却妆奁获得侯生敬重。爱从来不是施舍和讨要,而是两个互相尊重的灵魂碰撞出来的默契和相依。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门之隔,变成道士的侯生不敢再见香君。你若知我不是投身义旅,而是苟活山林,我宁可还是做你心里那个忧国忧民的侯生。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野哭:弘光列传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