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联合国 读后感

联合国

作者:李东燕

李东燕,女,籍贯湖南,出生地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全球问题及联合国研究,发表过《走向冷战—杜鲁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十字路口上的世界》(采访录)、《主权的终结?正在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译著)及《安理会改革及其方案的比较分析》、《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反全球化现象分析》等论著和论文。

联合国在线阅读地址

联合国 读后感 第(1)篇

联合国是唯一试图成为世界性结构的组织,其成员从1945年的51国扩大到2002年的191国。2002年瑞士和东帝汶加入了联合国。

联合国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组织,要把世界各国聚集到一个国际机构中以促进世界和平。它比其前身国际联盟更强大、更具代表性,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各国可以讨论国际问题和所关切的区域性事务,并提供一种机制——虽然无可否认其软弱,但是对于预防争端,或者必要时结束战争,仍然是有意义的。联合国还主办40个项目和机构,旨在促进特定目标的国际合作。这些组织中有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许多机构和大部分预算致力于帮助会员国解决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

例如: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厄立特里亚执行任务。在联合国主持下,来自多国参谋机构维和部队的士兵和军事观察小组,在世界许多地区进行制止与减轻冲突的工作。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经厉两年边界争夺之后,联合国同意部署军队监督停火并进行边界巡逻。近来联合国部队部署在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东帝汶、海地、伊拉克/科威特、以色列、科索沃、黎巴嫩、巴基斯坦/印度、塞拉利昂、索马里等地,表明对维和与观察行动的需求。

会员国并不把主权交给联合国,这个国际团体也不能合法而有效地制定或实施一部世界性法律,也没有一支世界性警察部队。虽然有经国际法院裁定的公认的国际法,但是只有事先同意遵守其仲裁的那些国家才求助于这个机构的裁决。最后,联合国无权管理各国军队。

然而,联合国在相对较被动的角色与国际关系传统观念两方面,都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由于联合国日益推行“干涉主义”的概念,长期以来确立的一些规则逐渐消失,例如允许各国政府在其境内按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行事而不受外部干涉的全部国家主权。1991年海湾战争是在联合国授权下,假借禁止一国(伊拉克)通过袭击侵犯别国(科威特)主权的老规则进行的。战后新的干涉主义认可了联合国在伊拉克境内保护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后来,联合国用军队和救济机构,援引“对不可剥夺的人权的国际权限”,不遵守国界或主权的考虑而介入索马里、波斯尼亚和其他地方。

无论干涉主义取代绝对主权的远景如何,短期内联合国依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能够集体讨论国际政治与经济事务并试图和平解决分歧的唯一机构。在制定海洋法方面联合国别具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联合国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