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回顾 读后感 第(1)篇爱德华·贝拉米:《回顾》
对于美妙天堂的想象一般有两大类:社会主义理想和无政府主义理想。前者寄希望于一个超级完善而具有美德的社会主义政府的管制,后者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互助主义取消政府消灭管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两者都自有其渊薮。在儒家传统中,三代在某种意义上即意味着美好的社会主义生活状态。三代以后,社会日渐凋敝,所以儒家的整个论述主要是回顾试图回归三代的美好。道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既意味着无政府主义的追求,老子所谓"绝圣去智",完全是取消领袖的姿态。《易经》中的"群龙无首",是对于无政府主义的最佳描述。
社会主义理想的特点,不外有三:一是高度的道德社会。二是圣人统治或圣人政府的统治。三是取消私有权。此三者是递进连续的,高度的道德水平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唯有高度的道德才能达到极低的犯罪和混乱。在此基础上,最好是有一个柏拉图笔下的无所不能的圣人般的"哲学王"及其领导的政府来统治国家。这个圣人及其政府的道德水平当然高于民众,因此会使社会更进一步得到提高和美化。最后是取消私有制,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取消私有财产的核心工具货币,也就是钱,而后实现全面的配给制度。由谁来配给?当然是政府。
有时候,这个流程也有可能是反过来的,这就意味着会首先取消私有制,然后是建立圣人政府,最后是达到道德社会,进一步升级这个社会,就是社会主义。
当人类文明进入到极其先进,智慧升级到空前复杂的工业化时期以后,人类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对未社会以及未来,都有着极大的恐惧心理以及不安全心理。恐惧源于在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对于彼此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是个体的独立性越来越弱。不安全心理则主要是对于如此复杂而又道德缺失的社会的失控担忧,万一社会失去控制怎么办,这是群体的恐惧。前者的根源是私有权,个体恐惧;后者的根源是道德性,群体恐惧。
如何解决这两种恐惧,乌托帮思想家们给出的药方一般如下:取消私有权,把生活交给一个完善的政府你就不用恐惧你的存在问题了。取消政治权,把选票交给一个道德高尚的圣人就不用担忧你们的安全问题了。这两个药方一结合,就构成了社会主义。
本质上,社会主义思想仍然是一种具有懒堕倾向的思想。不愿意自己作出选择,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不愿意自己面对现实。于是寄希望于有人为自己选择,替自己承担,帮自己面对,自己只须要听话照做,就可以平安幸褔快乐的生活到老。
通往奴役之路,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2018-6-28于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