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卡夫卡编著的《变形记》,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开始。《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第(1)篇写人性与孤独、写社会与压迫。
《变形记》通过主人公变形为昆虫的荒诞故事,表现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转化:格里格尔对自我的认知从与公司老板和家人等社会身份的联系,到变形为昆虫后有了反抗意识的个体,同时又揭露了残酷的社会与家庭的压迫对人的摧残、情亲在金钱发腐蚀下异化和人性的扭曲,“揭示了个体性存在的人不可避免的毁灭的命运”;
《司炉工》通过主人公本意帮助老司炉工伸张正义,却偶遇议员身份的舅舅与极具话语权的船长而不了了之的故事,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与阶级性差异到了天壤之别的地步与人们在这种条件下的自我妥协;
《老光棍布鲁姆菲尔德》则写了这位上班族与两颗赛璐珞小球的奇妙遭遇,与下文他和实习生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巧妙的联系,含沙射影地表现了上下级之间的对立现象,同时上级的威严固执与下级懒惰丑恶的行为状态,将置于职场中的人刻画地精妙绝伦;
《地洞》这篇文章像是在无时不刻地传达作者走马观花式的表现主义的写作过程,完全没有留住读者的意图而像是作者的自我享受,但仔细读下来,精简一下大致内容,其实主题还是蛮丰富的:刻画了一只一生都在考虑地洞的问题,附庸在所有物下生活而惶惶不可终日,你完全可以将其比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是人一生都在面对的问题;
《一份致某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异曲同工,从猴子的口吻里讲述了他被驯服的过程(美其名曰向科学院的研究报告),而这些被自己粉饰的话语而体现的自我救赎,正是这只猴子在无法获得自由的条件下,不得不做出妥协甚至是激流勇进的脱离本性,同样让我想到了人这种社会动物在生存和成长的过程中,和这只猴子的经历是大相径庭的;
最后是《一条狗的研究》,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人类甚至是上帝的视角,写一只狗对他们的种族的沉默的教条和对食物“来自地上和来自天上”的研究,却往往能够看到人类社会的影子,很有可能在狗看来那来自天上的食物是人类给予的(虽然全文并未有人),那人类自以为自己用文明和历史浇灌的“食物”又是谁给予的呢?
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家,是表现主义流派的重要拥趸,并且是在20世纪一战后西方物质文明横流的背景下的忠实的“行为艺术家”,如果说另一部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代表了那个物欲横流的“爵士时代”,那么卡夫卡的诸多作品尤其是《变形记》则把那个时代下的人性(孤独、挫败、恐慌、压迫)表现的淋漓尽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