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作者:吴晓波

腾讯官方唯一授权的权威传记,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倾力之作,当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遇上中国财经界最冷静的一双眼睛。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在线阅读地址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1)篇

腾讯传1998-2016读书笔记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从一个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虽历经坎坷,但终峰回路转,成功走上,它的成长经历及成功充分展现了中国顶尖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变强,从模仿到超越的发展历程。通读全书,令我感受最为深刻不是与MSN的用户争夺战,也不是后来的3Q大战,而是身为企业领导层尤其是领军人物追求产品优化的探索精神,以及针对产品本身进行自我否定的勇气。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敢于向面向自我“挑刺”的能力,以及高效更新的迭代机制,才使得腾讯在如此激烈的互联网竞争领域逐步崭露头角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此种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产品发展文化从最初马化腾创业初期一封封针对产品优化的Email中就可窥见一斑。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包括今后腾讯在各个业务发展领域的成功拓展上,无论是用人识人层面,还是对产品的开发优化层面,都无不隐约透露着这种特质,至于张小龙开发的微信客户端,也是因为秉承了以上这种精益求精的产品哲学,最终使其成为一款水到渠成的综合移动通讯产品。

有人说腾讯是幸运的,因为他率先在国内培养出了上亿级的互联网通讯入口级平台(QQ),以至于在各领域竞争中获得了优先用户导入权。可我认为,对于现今的腾讯而言,又恰恰可能因为已拥有如此多的用户规模及屡试不爽的复制经验,从此固守疆域,不思创新,反而会成为今后腾讯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制约因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互联网领域各类巨头:网景、雅虎、微软的兴衰史,皆无法逃脱从初创到兴盛,再由盛及衰的命运。腾讯面临着的挑战及其今后的发展是否可逃脱该轮回?目前又是否已经有了今后可超越腾讯的企业?此处落注,待今后回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