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读后感 第(1)篇宇有扩张,宙有延长;
混沌开辟,星罗铺张。
扫六合,吐八荒,
天干地支分玄黄。
严冬来,盛夏往,
经乾纬坤耕南阳。
春种秋收,
未酷暑严冬绸缪,
谓之春秋。
气象万千,
升云腾雾缭绕间,
霜雨绵绵。
鳞潜咸海淡河,
羽翔幽谷峰侧。
天息地气,
地水火风自然人体。
丽水昆冈,保管着河山的宝藏。
平时锱铢芥姜,危急两短三长。
后生探得夜光,岁月沉淀纲常。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仁义礼智信,惜光阴,
莫惹得二老动辄蹙颦,
如松盛兰馨,白两鬓。
器欲难量,明德而端庄;
贞洁才良,功名立牌坊。
罔谈彼短,而怙恃己长,
因胜负未分,此消彼长;
福祸相依,缘道不偏倚;
忠孝两全,舍小取大焉。
五帝三皇,有打仗,也有禅让。
逢夏商周,王道衰而纷争缠斗。
分封嫡庶和旁系,
大小诸侯千百余。
斡旋博弈,拉锯攀比。
法家盛,兴大秦,遐迩一体,
仁义尽,一时太平,非长久安宁。
汉朝独尊儒术得以安邦,
不料宦官掌权滋生动荡。
天下纷扰,魏蜀吴征讨。
归司马,十六国南北朝。
天地间,万物生,华夏子民擅躬耕。农耕讲究气候时节。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我中有彼。之所以灿烂文明,是因为我们有伦教纲常。
百善孝为先;男建业,女贞洁;珍惜光阴,秉承仁义礼智信。做一个低调谦虚、海纳百川的人。
造化弄人,福祸相依。利益矛盾,要舍小家取大家。
历史发展,从部落突冲,到始皇一统;从退位让贤,到世袭人间;从王道之治,到分封之时;从法家兴秦、到儒家太平;从苛政归汉,到三国群雄并起,到晋国南北朝割据。(到撰写《千字文》)
炎黄子孙绊绊磕磕,江山社稷分分合合。
然而经典为经典,永恒不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