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极简中国史 读后感 第(1)篇刚看到大汉的时候就足以让我气得发抖。
一方面,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始终无法做正确的评价,各人的形象总是褒贬不一,所有片面的评价都是作者主观臆断,尤其是对于始皇帝“焚书坑儒”其事。在动乱的时代刚刚结束大一统刚刚建立的初期,儒家博士淳于越为煽动恢复古制分封制以私学妄议朝政,民心本就不好安定故此行事,真正毁书灭籍的是项羽阿房宫一把大火,焚的是人心坑的是术士,术士之流,欺人盗信,然,读史需有大局观。
其次就是对杀神白起的评价,众人皆知长平之战坑杀赵国40万降兵,边说武安君残暴嗜杀,却不知这背后有多少无奈。简短截说,战国后期,尤其是昭襄王中后期大一统之势已显露,各国连年征战人困马乏杀戮不断,且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自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军事力量大增,长平之战虽分出胜负,秦却是惨胜,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不错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放降兵回国无异于放虎归山,翌年继续征战死的仍是自己的同胞手足,四十余万,带回秦国也不现实,连月的征讨连秦兵都面临断粮如何安置敌国的降兵?所以,一场战役真的好评价孰是孰非吗?
还有就是项羽,该作者说项羽鲁莽,没有头脑,我惊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败秦兵三十余万,彭城之战三万精兵大破刘邦二十余万,垓下的四面楚歌不能完全评价一个人,泣数行下也有着多种原因,我们不可否认项羽不会用人且疑心太重,但总有这些以一己之能妄下判断的作者来误导读者将历史人物片面化。
希望想了解历史的朋友可以看些史书或兵家典籍,不要受这种所谓的简史类书影响,不是每一个诙谐幽默的作家都是当年明月,市面上越来越多自以为白话通俗讲史的作家在胡诌,歪曲历史形象,片面定义重大战役,错误引导青年人,请务必擦亮双眼。
最后我要说,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这样是片面错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