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 第(1)篇刚刚读完中国艺术简史,其列举了各个历史时期有哪些艺术经典作品。而这本书小册子号称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它用“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每章书后还有一些讨论问题。立刻也就在想,美术与艺术间的区别是什么。美术所包含内容更具体一点?其中提到 “中国画的创作基于三大基础,一是绘画技能,笔墨功夫;二是生活积累;三是个人的艺术修养”。这三点其实也并非是中国画独特?如果说中国画更加注重画的诗词意境,及是一个心灵体验的过程。而西方画更加注重自然的客观观察,包括自然光及色彩的搭配讲究,那就没有什么质疑了。特别,“中国画所说的笔墨,决不是用毛笔和水墨作为工具来画画那样简单。中国画对用笔用墨有自己的要求,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简洁”等,有的则主要由人文理念和画家性情所决定,如“高古”、“荒寒”、“空灵”。“俊爽”等等。但任何一种意境都是综合的产物,即是物境、技境、思想境界的综合,由此可对中国画的传统意境有个大概的了解”。 “中国画构图有许多法则,如宾主、开合、聚散、疏密、繁略、虚实、浓淡、黑白。轻重、动静、大小、穿插、呼应、趋势等等。这些法则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要认真学习和运用”。 而在构图中,““正”是儒家美学中极为强调的美学思想,“正”意味着刚柔相济、尽善尽美,意味着“适中”、统一、和谐”。.……。
书中介绍了,简言之,“中国整个的美术,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自太古历唐虞三代而迄于秦汉为‘滋长时代”;魏晋南北朝为‘混交时代”;自隋唐五代以迄来为‘繁荣时代”;自元至清为‘沉滞时代”。
本书列举了大量人物,读下来像是读一本美术的百科全书。什么是美?它有超越历史,文化,民族,信仰,所谓共同的见识吗?显然,可以从本书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此问题。读它同样又可以多一个角度,来欣赏历史中中国古人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多样性美。本书可称为经典之作,可惜,因为是电子版,所以没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