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求知:人生永恒的主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行、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去智:智慧是最害人的东西等。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读后感 第(1)篇陆陆续续一周的时间,其实总共花了9个多小时,把这24堂课过了一遍。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用各种历史史实加以论证,思想上于现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结合,君子处下,上善若水,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
里面提到太多经典的历史故事,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子贡“一言五国变”,那么混乱的年代,子贡凭着一张嘴,游说各国国君,并且改变他们的做法,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他偏偏做到了。他的口才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除此之外,子贡在政治上做过鲁、卫两国丞相,商业上是古代十大首富,他的影响力在当时可见一斑。然而在别人提到他的才学,说他超过了他的师父孔子,他只谦虚地说自己的才学就像宫墙,只有肩膀那么高,所以好处都能看见,而孔子的几仗高,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繁华。孔子死后,别人服丧三年,只有子贡,服丧六年。这样的子贡,太让我佩服!如果在现世有这么一个人,我想他会成为大众男神!
再说最让我感慨的故事吧!这要说到鲁菜的起源了,易牙是齐国的大厨,善调味。一日,齐桓公感慨不知道人肉是何滋味,易牙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回家居然把自己的小儿给杀了,做了一碗汤给齐桓公喝。齐桓公喝了大赞好喝,但不知是和肉,易牙就哭着说为了齐桓公把自己儿子给煮成肉汤了,齐桓公那个感动啊,觉得他爱自己超过自己的孩子,于是赋予他重要职权。后来齐桓公病了,皇宫大乱,易牙和另一个通过自宫而获取齐桓公信任的竖貂一起大关宫门,不让宫女给病榻上的齐桓公送饭,把他活活给饿死了。齐桓公此人,春秋五霸之一,落得如此下场可谓悲哀。然而,是怎样的一个领导,才会让他的下属做出如此有背伦理之事来获取信任,值得我们思考。正常的领导用正常的途径得到正常的支持援助,扭曲的领导才用奇怪的思维提拔扭曲的下属。
书中经典故事太多,且分享到此。留点时间,读下一本书。每一堂历史课,都是一堂丰富的精神盛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