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读后感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作者:巫鸿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巫鸿就该项目的思想意义、其中蕴含的家庭伦理价值所进行的学术思辨。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以衣食住用为大类,每类下各设小类,展示其每一类的收藏,并由赵湘源和宋东口述关于这些物件的记忆,里面包含了浓郁的亲情,亲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相亲相爱。第三部分,是不同背景的人参观过《物尽其用》展览后的感想与评论。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在线阅读地址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读后感 第(1)篇

一些零散的念头:

1. 我突然开始思考,并不是只有我的小玩意儿才有审美价值。妈妈的,奶奶的,外婆的,每个人的小玩意儿,都有审美价值,从某种角度上看,甚至都具有艺术性(甚至包括我爸悄悄藏起来后来被我发现怒而毁之的写给别的女人的情书)

2. 对家里的“垃圾”越烦躁,说明对家人的了解越少,与长辈的沟通越匮乏。爸爸很爱扔东西,看不顺眼的“废品”通通会扔。不说东西本身确实也蛮“废品”,但这种行为背后折射出的不沟通、不尊重、不理解,应该予以重视

3. 记忆这种东西真的很微妙。一件小物,一个关键词,就能勾起很多回忆。一个习惯断舍离、过得精简的人,到底要如何保存记忆呢?

4. 每个家庭都值得用心去写一本《物质史》

5. 我也不爱扔东西。扔东西其实很难很难,它意为着你要舍弃一段记忆。东西很多时候是记忆的载体,它因记忆而有了灵性。一个有灵性的东西,就像朋友,像亲人,怎么做得到轻易断掉呢?我有蛮严重的收藏癖,我甚至会把包装盒包装袋分类收好,实在看不下去觉得自己像个收废品的邋遢鬼才会打包扔掉。我在想,如果东西上附着的灵性会说话,它们聚在一起时会聊些什么?有的“灵”甚至可能会成为至交吧。

6. 拯救收藏癖只有两个方法:一是再也不添置东西,二是有人聆听。聆听了“灵”的声音,让“灵”的价值由信息价值转移到交流价值,即使最后扔了这个东西,也不枉其来世上走一趟

7. 突然想到废物利用。无关节约环保什么的,我会改造重组一个东西,真的只是因为我想试图保存一段记忆

8. 文中的母亲一个人要承载这么多记忆,实在太难了。看见她细数181块布料的来历用途,不禁掉下眼泪

9. 奶奶家和外婆家的餐具真的是老大难的问题。我永远想不通留那么多餐具干什么,我常常想,要是有机会准会在小区里摆个桌子,把这些餐具都洗干净摆上去,全部送完算了。这个想法自私得很,我反省

10. 对书中提到的“消费”“反消费”我因受阅历的限制,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但能从一个展览、从一堆展品中,人们得到启示,产生想法,真正使作品“物尽其用”,这样的成果不知能否慰藉宋父宋母的在天之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