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十四史读后感 第(1)篇对二十四史成书、背景、作者、人物作简要概述,对其内容的优缺点作评价与比较,其间还有各书之创见,也含曲笔和回护,写尽历史之变迁。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
史记 西汉·司马迁
汉书 东汉·班固
后汉书 南朝·范晔
三国志 西晋·陈寿
晋书 唐·房玄龄等
宋书 梁·沈约
南齐书 梁·萧子显
梁书 唐·姚思廉
陈书 唐·姚思廉
魏书 北齐·魏收
北齐书 唐·李百药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 唐·魏徵等
南史 唐·李延寿
北史 唐·李延寿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宋史 元·脱脱等
辽史 元·脱脱等
金史 元·脱脱等
元史 明·宋濂、王袆等
明史 清·张廷玉、万斯同等。
它不仅记录了从上古时代起一直到明朝为止的皇帝纪年、人物传记、历史大事、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天文历法、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甚至包含农商税收、科技军事、法律外交、宗教活动等等;它更是一部以汉族为主体,各地各民族冲突摩擦共同融合促进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熔炉,让后世人从中提炼出数不尽的精华,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乃至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考古学家研习、追思的对象。
《二十四史》是中国王朝史上的产物,完成于最后的王朝—清朝,它的思想,记录的方法,对人物的品评,对事件的看法,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无法超越时代而存在,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回归历史,寻求本真,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批评古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