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子夜 读后感

子夜

作者:茅盾

《子夜》中描写了以吴荪甫为代表的各个民族资本家,他们在各自的环境挣扎和奋斗,但最后都没有逃出悲剧下场。在这些众多人物中,吴荪甫是悲剧色彩最浓重的一个。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他表现出刚强自信。挤垮朱吟秋、吞并八个日用品工厂,显示了他的魄力和野心;在与帝国主义卵翼下的买办势力的代表赵伯韬的关系上,他又表现为倔强好胜、冒险大胆;在与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关系上,他又以种种手段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表现出极度的凶残与阴险。就是这样,也没有逃脱赵伯韬等对他大规模的经济封锁,以致走投无路,几近自杀。

子夜在线阅读地址

子夜 读后感 第(1)篇

子夜——黎明前的黑暗和迷惘
天亮之前,有一个时候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古老的华夏上空,黑暗笼罩,疑云密布,永夜仿佛看不到尽头。遥远的海平面上,寒潮正聚集一切力量,为黑夜作最后的挣扎。待暖流蓄满热量,势必以摧枯拉朽之势,驱散黑暗。黎明的曙光即将来临。
《子夜》将聚光灯照向了1930年的上海。此时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值经济危机,英、美、日等列强正加强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与侵略。而中国国内,成立不久的南京政府与各大军阀矛盾激化,规模空前的中原大战打得不可开交。农村经济濒临破产,工人罢工不断涌现。在内忧外困之中,中国的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在《子夜》中,茅盾先生以社会分析家的视角,文学家的笔调,改革家的思维,将1930年的上海呈现在我们眼前。
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各色各样车辆的海洋,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时髦多姿的女郎,欢快的无线电音乐......
吴老太爷在繁华的刺激下猝死。葬礼上各角色陆续登场,有人倡议办银团。乡下暴动四起,丝厂罢工不断,三条火线困扰,吴荪甫紧急启用屠维岳。公债压碎了不少盲目的投资者。时局动荡,交易所里躁动肆虐,空头与多头勾心斗角。罢工潮席卷闸北,很多工厂倒闭,部分投靠外资买办名下,益中陷入困境。吴荪甫倾尽所有,孤注一掷,千钧一发之际,亲姐夫杜竹斋倒戈赵伯韬,吴荪甫彻底破产。
《子夜》末尾,黄浦江还是波诡云谲,上海的夜空仍然笼罩着迷惘,中国社会依旧在黑暗中前行。以军阀为主体的国民政府,不能迅速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顾不暇,无力率领民众走出泥泞。带领中国破冰的希望,似乎在广大的工农群众。而农民草率的暴动,工人盲目的罢工,证明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中国共产党,尚需壮大成熟,方能担当此历史使命。
《子夜》在分析并回答这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将无尽的思考留给了读者,让故事留有余地,让读者充满回味。黎明何时到来?红日离海平面还有多远?谁能最终带领中国走出黑暗?
子夜,充斥着黑暗,又孕育着希望。暗伏危机,又蕴藏生机。1930年代民国的子夜已经远去。而历史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大到社会,国家,世界;小到团队,家庭,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子夜。
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可用自己的视野来重新解读那段历史,那段子夜。也不妨去审视一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正面临的子夜。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子夜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