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诞生于教历象年之年的赖比欧艾勒月初九(伊斯兰教历三月九日、公元571年4月21日)凌晨。他的父亲是古莱什部落的阿卜杜拉,母亲是古莱什部落祝赫拉家族瓦赫甫的女儿阿美娜。阿卜杜拉的父亲是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莱什部落迈黑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读后感 第(1)篇穆罕默德是谁?美国的历史学家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历史的一百位名人排行榜》中,穆罕默德高居首位。“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依据《古兰经》,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人类的众先知之一。而我,作为宗教之外的人看来,穆罕默德是一个人,一个在历史上有血有肉、有苦乐悲喜的人。他还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承前启后,既站在前人(哈尼夫)的肩上继承和延续了前辈的思想,又带领着圣门弟子传播《古兰经》启示的内容,创立一个全新的宗教。
他所处的年代内忧外患、动荡不安。外部是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因争夺中间的阿拉伯半岛而战争、盘剥和挑拨;内部因氏族制解体,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恃强凌弱与拜金主义盛行,弃绝女婴,鳏寡老弱无依等野蛮现象比比皆是。他的出生也相当不幸,童年双亲即撒手人寰,生活艰难、贫困。而这些不幸非但没有让穆罕默德步入歧途,反而塑造了他坚强、和善和吃苦耐劳的个性,从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40岁的穆罕默德一次在希拉山洞思索时得到安拉(真主)的启示,基本大意是劝诫世人要抛弃崇拜偶像的信仰和做法,转而敬拜独一、普世的真主。他的妻子和族人乃至逐渐增多的好友支持并拥护他,克服各种威胁同他一起传教,传教的十三年里伊斯兰教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可,但麦加的贵族却对它充满敌意,这主要是因为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传统的多神信仰构成毁灭性打击,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会随之严重受损。于是,贵族们便以打击和迫害来对付穆罕默德及其信徒。
为此穆罕默德与贵族之间展开接连不断的圣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圣战性质与当前恐怖分子袭击时所喊的“圣战”(吉哈德)不同。伊斯兰本义即为“和平”之意。《古兰经》教导人们:“枉杀一人如杀众世人,救活一人如拯救全人类”。黄牛章中向穆斯林下达了战争的指令:“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由此可见,教义强调的是维护和平,反对侵略,允许用正义的战争消灭不正义的战争,即为主道而战,消灭侵略者以保卫和平。
在穆罕默德离世前,他登上阿拉法特山告诫信徒:“在我之后,你们且勿叛教,勿成为互相残杀的异教徒……不管是阿拉伯人还是非阿拉伯人,凡虔诚者均为善……上述种种,望今天在场者向不在场者转告晓喻”。也难怪网易公开课《穆罕默德生平》的英国讲师是这样结尾的:“他留下的遗产有三样东西:他对主的信仰、行为典范和古兰经经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