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借我一生读后感

借我一生

作者:余秋雨

暂无简介

借我一生在线阅读地址

借我一生读后感 第(1)篇

《借我一生》
最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里面,
只要有空就能想起来抓紧看一些,
对于我这种不看完一本绝不看下一本的强迫症来说
可以从一本书的进展就看出喜恶
通过阅读也慢慢的发现着自己
比起讲道理我好像更喜欢听故事
对文革的描写与评述可以说是这部书最精彩和最有意义的地方了
以前一直无法理解文革到底有多恐怖
能够让只是一个小小会计的爷爷丢下亲人和年幼的孩子,选择离开
当我从这本书里看到文革真实的样子的时候我好像能够理解了
看过很多描写过文革的文字,却直到在这里才找到答案
那是一个上纲上线,诡辩涛涛,造反派永远捕风捉影,剑拔弩张的年代;那是一个争无可争,辩无可辩,毫不在乎人间生离死别的铁锈年代;那是一个按自己一方的预定概念进行断章取义的组接,然后得出一个个危言耸听的政治结论的年代…
当下的人可能真的无法想象一件平常的事情可以在当时扭曲成那般可笑模样…
老一代作家的文字就是厚重,是文学真正的味道。
书的后半篇幅讲解作者致力于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探寻,又拓展到世界文明。 读到中国文化延续至今的第六条感受时,有一种突然顿悟的快感,讲述着考察过程的经历与见闻,总结着可能以后相当长时间极具参考价值的结论框架,所有的文化,文明,真理绝不是凭空产生,这里就是他们的诞生。
书的最后两三章我是没有读下去的,虽然觉得自己已经比以前平和了很多,但至少当下还做不到书中作者那般,这绕来绕去的批判,反反复复的恩怨,让人反感,我一点都不想去缕清中间的脉络,想到这也有点能理解作者的做法,可能这就是书中也有提到的蔑视的高傲吧。
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须短短一截,便终生铭记。 每个人都会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别,却无法预想告别的方式。
从微信读书的封面我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精装版的硬皮书,看过大半时突发奇想想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这本书,它长什么样子…对着编号找了好久,找到了。图书馆真的是个好地方, 从书中看到了中国和文明的历史,从图书馆,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历史。
因为晚上看书实在费眼,听了一些秋雨荷塘的朗读,声音实在是契合,甚至想读者这秋雨荷塘,秋雨是否别有它意。
已经买了纸质版,以后是要时常再读的。再入眼文字时,耳边想起的一定是那熟悉的声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借我一生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