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第(1)篇记录,不只是反抗,也是交代!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蒋方舟早有耳闻。天才作家,和韩寒一样年少成名,清华破格录取……当我剥开这些光鲜艳丽的标签,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情绪看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一个冷静理性的记录者和一位思想深邃的作家。
看完这本书花将近五个小时,期间断断续续横跨了好几个晚上。按我理解,全书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作者对记录写作的反思;二是作者精选的文章;三是对家庭的记录与思考;前面两部分的文字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熟悉的世界,意味深长。至于第三部分,可能是思想境界还没有到那一个层面,读起来有点乏味。
然而,读完此书给我最大印象的还是以下部分:
一是深邃的思想;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至始至终贯穿全书的话,那一定是作者对现实的记录与思考。透过现实的一孔,挖掘到一面墙的问题,这也是她饱受争议的地方之一;毫无疑问的是,记录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反抗,一种思想的呐喊。
二是可怕的洞察力;文中有一个细节写到:他们推开网吧的门,总会停一下,眯一下眼睛,用一种来这外星球的目光,大量他们的生活了多少年的现世。作为90后,也曾是一个网游少年,整天出入一个网吧与另一个网吧,作者的观察描写历历在目,都是回不去的少年呀。书中这样的细节多了,不得不惊叹于作者细微的观察。所以,与其说作者是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不如说是冷静到“可怕”的傍观者。
三是阅读与写作;阅读时稍稍留意,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特点:文中引用不少,但大都引用都是国外名家(姑且不论是不是名家)。至于为什么我也想一探究竟,但更让好奇的是:该阅读过多少书,才能这般信手拈来呢?至于写作,作者在书中坦承,几乎每一天都在写作,最长的停笔期也只是在高考复习的三个月。说了那么多,都还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坚持写字。
总而言之,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看本书,你会发现另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