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四库全书精编2读后感

四库全书精编2

作者:李宏主编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四库全书精编2在线阅读地址

四库全书精编2读后感 第(1)篇

《尚书》类似于政府工作报告,记录领导重要批示。讲君王治国的方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是任人唯贤。所有的官员,无论司何职,都以品德高尚为做官条件,能力次之。
《礼记》记录先秦的礼制,类似于国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详细说说《礼记》
1、礼数周全 国家太平
各种礼制,繁复错节,死人下葬,都要按人生前的不同,规格、礼数不同。一开始觉得古人好愚钝、奢靡,弄这么多繁冗的礼数做什么,有什么意义?读到鲁国这个尊礼仪的国家,凡属虞、夏、殷、周四个朝代的服饰、器物、职官,鲁国都效法使用。所以鲁国的君臣之间没有发生过互相残杀的事情,礼乐、刑法、政令、风俗都不曾发生过改变,天下人都公认鲁国是个社会稳定、治理得好的国家,所以,其他国家都学习采用鲁国的礼乐。礼数做全面了,戾气就不重了,哪怕是装出来的呢。优雅而反复的礼都做下来,心境都平和了,再大的戾气都磨平了,哪里还会吵架打仗呢?
2、品德作为选拔人才的衡量标准
古代的教育,家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国都有学。每年都有人入学,每隔一年考试一次。入学第一年考查读经断句的能力,辨别他的学习志向;第三年考查他是否专心在学业上,是否乐于与同学相处;第五年考查他学习是否广博,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他在学术上能否有自己的见解,能否选择好朋友;如果他考查合格,这就叫做学业小成。第九年考查他能否做到知识触类旁通,遇事有主见,不违背师教,这就叫做学业大成。能教化百姓,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顺。每次阶段性检查考试,不只是考知识,更是考德行:是否心如明镜,一心向学,尊师重教,关爱同学。古人永远把德行摆在首位,无论是教育还是选拔人才。当今我们总抱怨这个世界无良无德,是因为在选拔人才,考察人员时,从来没把高尚的品德作为选拔人才的一项硬性衡量标准。
试试把品德、礼仪作为入学考试、招聘人才的一项硬性衡量标准—对家人、朋友、师长不好的不用;不能在任何场合把礼数做周全了的,说话莽撞的不用,相信整个世界都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四库全书精编2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