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读后感 第(1)篇年轻的时候,不喜欢元曲,无论是杂剧还是散曲,因为总觉得不如唐诗宋词美,不雅。于是,对于元曲,跟大多数人一样,只知道关、郑、白、马的名字,和《窦娥冤》、《墙头马上》、《西厢记》这些杂剧的名称,还有马致远那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现在,有了些年纪之后,才感觉到元曲之美。她的“俗”,恰恰正是她无与伦比的美!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表达的文学观点那样,“自然”、“真性情”才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元曲的“俗”,一是因为她大多来源于社会底层。元代汉族文人所处的地位之低为历代之最,所谓“八娼九儒十丐”,儒生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点,比娼妓还低一等!是故,她非“俗”不可,不只是形式,还包括内容。然而,她的“俗”却成就了她的不俗!纵观汉赋、唐诗、宋词,其美或如国之重器般的雍容华贵,或如赏玩玉器般的温润典雅,然,绝少起居用度之器那般自然贴切的适用之美。元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除了形式和内容上的“俗”,元曲所表达的思想,也是“俗”的,“俗”到当时的统治者不能容忍的程度。元曲很多内容都是表达男女自然自由的情爱以及控诉世间丑恶阴暗的,王实甫敢于把崔莺莺与张生的私自结合毫不避讳地写出来,而且写得那么香艳却又干净;关汉卿敢于把官场和世间的丑恶写得那么直白而又任性。这些,都肯定为当时的统治阶层及其道德规范所不容。但恰恰是这些来自当时社会底层的朴素的为自由平等而抗争的思想,在后世成就了她不俗的社会地位!
当然,元曲中也有很多被地位比较高的文人“炼俗为雅”的作品,不亚于唐诗宋词之美,而形式和内容却自然得多了。
元曲的小令和散套,很多劝世风格的作品,出世、超脱、警醒,成就也颇高,《红楼梦》中唱金陵十二钗的曲子,应该是受了元曲的影响,或者是曹雪芹刻意模仿元曲中这些风格的作品,成就了千古绝唱的红楼梦曲!
初涉元曲,只有这些粗浅的感触,待日后细细品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