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读后感 第(1)篇这应该是一本汇编的书 内容有重复的 有讲座讲稿的 也有季先生的自述 光是三十年河东这句话就出现过35次 所以评论两极分化 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汇编书的错 只由这一本书就觉得季先生配不上国学大师的称号 未免有些断章取义 要是看了季先生其他作品 还这么评价 那我就乖乖闭嘴 不过我没看过 所以也先闭嘴
我们责怪西方不了解东方文化,不了解东方,不了解中国,难道我们自己就了解吗?如果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就应该坦率地承认,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并不全了解中国,并不全了解东方,并不全了解东方文化。实在说,这是一出无声的悲剧。上面这段话就是要放在这 没原因没评论
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早已远远不如从前 就拿日本来说 以前日本很多文化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因为那时候中国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 但是你看今天 我们所使用的流行新词语中 很多反而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比如:一本满足、元气满满、残念等 相反 中国基本没有再继续传新词到日本了 (如果有 举个例子 <要是真举出来 我就去找日语老师>)
没文化的人看有文化的书有两种结果:
一 这观点和我想的差不多嘛 和大师所见略同了 嘿嘿嘿 大师优秀在哪
二 这写的什么 怎么一点也看不懂 引经据典太多了吧 我好弱智啊
两种都是我
我们自己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不能躺在光荣的历史上,成为今天的阿Q;二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成为今天的贾桂。从上下文 以及看时的体会来看 本来这是很值得分享的一句话 但是又从中看出了自己的没文化 知道阿Q是鲁迅先生书上的角色 但是这两个人物的特征都完全不知道 那种好想分享啊 然后突然被“嗝”一下哽住的感觉 真是 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