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描写了金圣叹坎坷悲凉的一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狂傲不羁的一代评论大师的传奇,并对金批《水浒传》、《西厢记》等六才子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话说金圣叹读后感 第(1)篇终于看完,这本书不是想象中简单易懂的人物传记,本以为一目十行花四五个小时就能读完的,谁知作者写得很客观很学术,在前半部分介绍完金圣叹的生平之后,着墨甚多的是后半部分,详细阐释了金圣叹创下的文学理论,个人认为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干货很多,客观阐释了金圣叹创下的对小说、古律诗、散文的写作和鉴赏理论,非常值得初学写作的人学习借鉴,受益匪浅。
总的说来,这不是一本传记小说,更像一部学术作品。需要用心用脑细细品读。金圣叹一生狂傲不羁感情丰富,年轻的时候愤世嫉俗总做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希望博得才名,可惜他做zuō的有点跑偏了,差点连秀才这样的功名都丢了。于是又开始组织演艺队伍随他一起装神弄鬼,以博得文人士族的赏识推崇,可惜世事多变岂由人定,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忽悠的很成功,出了名,轰了动,但没装几年他就hlod不住想撤了,谁知这次用力过猛,很多人打着他的名义招摇撞骗,把他前几年经营出的那点名声败坏一空,这一次他基本上身败名裂了。叛逆少年这时候人到中年,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寻找出路,于是开始回归正统,打算立言(为什么只有立言没有立德呢?因为对声名狼藉的他来说,立德这扇门已经在他面前永远的关闭了),于是他在著书立说泽被后代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这次成功了。但是很可惜,他又卷入了政治冤案,五十几岁就身首异处惨遭横死。
在当时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爱他的人爱得无以复加,恨他的人也恨得无以复加。其实在那样沉闷压抑的朝代,像他这样任意妄为活出自我的人实在难能可贵,不论他有多么的偏激多么的任性,仍不失为一个熠熠生辉的人。个人觉得no zuō no die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但是正因为他的突然枉死,更凸显了他在文学上的价值和影响力,这样的枉死虽然毁灭了他的肉身,却成就了他的理论思想。
圣叹,到底是为圣贤而叹惜?还是圣贤为他而叹惜呢?这个名字取得实在有些悲情,似乎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不过现在的我们都很欣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