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读后感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作者:藤森平司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在线阅读地址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读后感 第(1)篇

很意外的一本小书,作者是日本保育园园长,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写如何用食物来培育孩子,让吃饭变成孩子有能力做并且喜欢做的一件事。
1、需要改变观念,孩子自己知道怎么吃,吃多少,不需要大人来决定,因为吃是本能,当大人追着孩子喂饭,孩子会逐渐丧失吃的能力。
2、家长要营造“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的家庭氛围,感恩食物的缔造者,当家长表现出对食物的无比热爱时,孩子也会被感染,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的吃饭,可以吃的更多。
3、如果孩子挑食,可以说:真是太幸运了!因为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那么剩下的东西,喜欢的人可以多吃,这就是幸运。也许哪一天,挑食的孩子也会忍不住想尝尝他不喜欢的食物。而且也不需要太介意挑食,因为人类可以从无数同类型食物中摄取相同的营养素。
4、经常给予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体验。比如把最后剩下的一点饭让孩子自己吃完,最后一点玩具让孩子自己收拾,最后一双袜子让孩子自己穿,当孩子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则会有快感,以后自己就会主动做了。
5、为什么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既可以成为最快乐的事,也可以是最痛苦的事?区别就在于是否是自己主动的,凡是被迫的,都会变成痛苦的记忆,如何让孩子做到主动吃饭睡觉呢?书中提到让孩子参与到做饭这一过程来,孩子会做的事情,成人不应该代劳。非常棒的建议,是时候让孩子们给我准备一餐美食了。
6、守护孩子,就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相信孩子自身的能力,不要妨碍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能够相信孩子到什么程度,孩子的能力也能达到什么程度。
7、 把食物中三大营养要素的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红色(可以变成血液和肉)、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在墙上的挂毯上,再把午餐中出现的食材做成卡片贴上。每天摆好饭菜,在孩子们说“我开始吃饭了”之前,值日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把当天午餐中出现的食材贴上。比如青椒和圆白菜属于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米饭和炸豆腐属于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到不同的颜色下面。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可以区分几乎所有的食材。即使开始不知道,但是后来在别的菜中出现了同样的食材,孩子们就记住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