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没有终结这回事,它有体温,有呼吸……从“1984”开始,龙应台以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点燃“野火”,接着,《生了梅毒的母亲》、《幼稚园大学》、《奥威尔的台湾?》等一篇篇炽烈文字便以燎原之势,迅速波及台湾、香港、大陆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形成余光中所说的“龙卷风”。“野火”所烧的,“不但是戒严体制下各种管制的办法和心态,更是每个人在具体生活中对自己的无能”。30年来,《野火集》历久弥新,已成华人世界人人捧读的经典。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读后感 第(1)篇偶见朋友在看这本书,我跟他说,这是一本有较强的误导性和煽动性的书。但毕竟是好几年前看的了,怕这样的评价已因年月而有偏差,说法恐有不妥,于是又看了一遍,但感觉,相差不多。
我觉得作者就像一个忧国忧民又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思想的文艺少女,看问题显得单一、片面,甚至极端,忽略了问题之间的联系,还带有一点文人常有的不宽容,缺乏大局观,无法宏观地看待局面。而《野火》,其实就是一本问题集,罗列了无数无分时代无分国界,顶多表现形式略有不同的各种问题,只是我觉得,找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说话容易,做事难!但作者缜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洗练的文笔,加上轻易可以对号入座的各种普遍性问题的阐述,让读者容易沉醉其中而不自知。作者常先提几个不好的词,然后大篇幅举例让人对号入座,并慨叹“原来某某就是这样”。而煽动性,比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现在看,许多人不是不生气,而是很容易生气,甚至一身戾气!
而最主要的,以目前的教育水平来看,我相信仍没有多少人真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因此才有误导性和煽动性的说法)。如书上所说之一切,你是否求证,或是看到心坎处即点头称是?比如问你为什么不生气,是要你有条件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还是觉得医生没有治好你的病你就可以砍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冷静,是客观,是谨慎,是求知,是不迷信,是不尽信书,是不受约束,是不人云亦云。放眼现今网络现状,你所看到的,是事实还是真相,如何筛选,如何界定,如何明辨是非,如何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但我说这些,意思并非书很差,而是我这里只说他我认为不好的地方,而我只说他我认为不好的地方,是因为,他好的地方太多了,也太多人说了,尽管真的懂的人可能不多。
(题外话,五四运动,其历史意义在哪里,几个人能真正明白?文中所说也有错,应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