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先生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唯一版本。
中国哲学简史 读后感 第(1)篇在读此书的同时观看了董平教授在浙江大学开始的《王阳明心学》公开课, 在读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时,颇有感悟,特别是“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这句话在董平老师的讲解下豁然开朗。董平老师指出这个“寂”并非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带有“显”属性的一种状态。只是在未被“心”触及时就是出于“寂”的状态。在被“心”发现时该状态就会转为“显”。由此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高明之处!阳明先生并不否认物体的客观存在,也证明了确实“心外无物”。
儒学作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取其他的哲学思想,不管是孔子与孟子时期的儒学、朱子时期的理学还是阳明先生的心学。 每次都会把其他哲学的精髓整合起来并对儒家哲学思想注入新的解释,使儒学思想能够升华。 在当代儒学是否又可以吸取西方哲学的精髓进行再次的飞跃? 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哲学简史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