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 第(1)篇小时候特别羡慕老师家的孩子,以为他们会生长的跟我们不一样。如果说在稻堆田里捉迷藏、小溪流里摸鱼蟹、三五成群、两两作伴才应该是童年时光的正常生活方式的话,老师家的孩子记忆里总是穿戴整齐、彬彬有礼、能歌善舞、名列前茅的“异类”。从华安兄弟俩的成长史中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原来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跟小时候的“我们”一样,都好玩。
好像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过或者想过“偷东西”的经历。记得五岁那年冬天,妈妈新给我买了一件大红色猪皮夹克,我开心的穿着去串门显摆,到了邻居娟孃家,一起来玩的还有另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小孩儿,我称呼她“小孃孃”。看娟孃家正在包粽子,我们在那里蹲着看了一会儿,小孃孃凑到我耳边低声说:你去拿一个包好了粽子放进衣服里面我们带回去煮了吃,你的衣服下面紧不会掉出来。我信了,因为在这之前我从不知道什么叫偷。我看着她的表情,好像从表情就能知道她的命令……趁大人转身拿线,我正要伸手,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经得手,拉开我的衣领就把粽子塞进了我们肚子里面。然后我两在她家门口磨蹭了一会儿,一溜烟没影儿了…径直去了她家,我掏出还没捂热的一个粽子,给了她妈妈,我叫六婆婆,六婆婆露出满口黄牙,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着说:周婷婷,你拿呀多拿几个嘛,一个煮了谁吃啊~没等我开口她就拿扫帚扫地去了,多年以后我再想,如果她知道是自己女儿拿的,她还会这样笑吗……我以为自己干了一件大事,按捺住心跳,跑回家跟妈妈讲我的壮举,语罢,妈妈脸色一变,厉声斥责:给我跪下!这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被罚。我一头雾水的跪下了,吓得哭的很伤心,好像知道了自己做的不是对的事。妈妈当时说了什么我记不清了,没有太多的责骂,但是让我牢记了偷是绝对不行的,只记得后来她去买了很多粽叶和红豆,包了粽子,让我自己还回去一打,起初,我不愿意自己去,知道了自己的行为后觉得很丢脸,后来妈妈陪我到邻居家门口教了我应该怎么说,给我打气,我鼓起勇气就进去了,一紧张全忘了该怎么说了,只是低声说了几句:对不起,我那天把你们家的粽子藏到衣服里拿走了一个,这个还给你们。邻居大笑:哈哈,我们那时候都看到了!周婷婷太乖了,我们不怪你,你拿回去吧……我提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激动又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放下东西赶紧跑出去了,远远看到妈妈在家门口等着我。
这就是一位平凡家庭母亲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多的知识作理论支撑,却有着自己的大智大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