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个体,只有集体,个体的个性被彻底压抑,那么主人公平等7-2521因为有些自己的想法,被社会归为异类,在他面前一个冒险正在开始,没有终结……书中描写出反乌托邦的后果,虚拟在未来集体主义大胜后的场景。《颂歌》在美国并没有找到出版商愿意出版,因此首次出版是在英国。
颂歌读后感 第(1)篇我崇仰個人,因其身為個人而擁有的高度可能性,而我憎惡人類,因其無力營造這種種可能性....—— 安.蘭德
我站在山巒頂峰。我抬高了我的頭,我舒展著我的手臂。這一切,我的身體與心靈,這一切就是追尋的終點。我曾經想知道事物的意義。我就是意義。我曾經想尋找存在的證據。但我不需要存在的證據,也不需要任何話語來認可自己的存在。我就是證據與認可。
是我的雙眼在看,我雙眼的視野將美麗賦與大地。
是我的耳朵在聽,我耳朵的聽覺將歌唱送往世界。
是我的心靈在思考,我心靈的判斷是尋求真理的唯一明燈。
是我的意志在選擇,我意志的抉擇是唯一我必須服從的命令。
我得到了許多語字,有些是明智的,有些是謬誤的,但唯有這幾個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我要這樣做!」
不論我選擇了哪一條路,守護之星都存在於我自身。指引明路的守謢星與指南針啊。它們指向的方向只有一個。
它們指向我。
3.5星—— 译本、内容、意识传达...
人类的“颂歌”,歌颂“自我”。
集体主义 vs 个体主义
想要获利的人类固然从众,
天才的自我偏向标榜个人。
过于强调理性,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Voltaire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伏尔泰
2017年电子版阅读最后一本。
安·兰德大师的第三本,同时这本不能很好的代表她的水准。
希望个人看法并非因《颂歌》存在删减误导的可能而以偏概全;
这也更激发了我在2018年尽可能去拜读安·兰德的更多作品。